王谢留燕华 第36章

作者:月光船 标签: 布衣生活 情有独钟 穿越重生

裴大夫知道这个族侄女的性子,本来是想激一激她,借她试探王谢的斤两,因此对王谢大肆渲染,什么纨绔败家啦,什么深藏不露啦,什么华佗在世啦,直说得裴小妹心痒难耐跃跃欲试。

第18章 可惜了大好青年

还好裴小妹上头有个师兄。秋城馆长的爱女出远门,陪同人选自然不能马虎,这位师兄排行在十一,但是家世好,头脑灵活,医术也是不差,加上仪表堂堂,风华正茂,最重要的是尚未婚配,秋城馆长未必没存着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心思,此番便将小儿女凑成一对,也算得上一段佳话。

至于裴回,虽然与馆长同姓,但是不同宗,本身毫无背景,得不到馆长亲传,不过是一个外门的穷小子罢了,连专门带他的师父都没有,五年学医的费用,都是向馆里借的,报酬就是:由学徒做了大夫,必须在馆里待十年。前三年的诊金全部归馆里,第四年到第六年,诊金馆里分一半,第七年到第十年,诊金馆里得三分之一。如果诊金少于一定数额,那么馆里收取相应诊金的时间要向后顺延。

裴回人很老实,刚刚成为大夫,但是谁都可以差遣。这位十一师兄对医馆的人都不错,对他说话也常带个“请”、“劳驾”、“麻烦”等敬语,他就投桃报李,将十一师兄细处照顾周到。这次出门一行人里本来没有他,他还要努力看诊挣诊金,可听到十一师兄发愁首次带队出门路上不方便,于是自告奋勇也跟了来。

十一师兄的意思是咱们先不急,王谢的病人还没好转,下断言有些早,等证明他医术高超,我们再上门拜访。这次来的目的仍然是互通有无,大家共同探讨脉案,提高医术。大家都没有异议,除了裴小妹,裴小妹忍了一夜加一个上午,终于抱怨要出门溜达溜达。

十一师兄忙着跟裴大夫探讨,可是又身负照顾裴小妹的任务,发现裴小妹不见,十分苦恼。

于是裴回毅然放弃了讨论医理的机会,四处寻找,远远看见裴小妹和一位青年公子似乎起了争执,听旁人说那就是春城有名的谢少爷,赶紧奔过去解围。

“可是我、我、我不管,别人说你明明没有研习过医术,怎么一下子就能把人救活?万一庸医误人,那就会害不少人命,作大夫要凭良心,你不能不接受我的挑战!”

王谢扶额,努力回想,裴家日后是不是出了这样一位正义的女神医,回想结果是——没有。

抬头看看天色,已耽搁不少时间,实在不想浪费工夫,便道:“我赢了就不是庸医?我输了就是庸医?我是不是庸医跟阁下有什么关系?抑或说,你代表了整家医馆,过来审视一个外人是不是庸医?难道说,庸医赢了你,你连庸医都不如,从此再不行医?还是你赢了一个庸医,就能证明你医术高超吗?”

裴小妹被他这一连串“庸医”弄得头晕,忙着分辩:“我根本不代表医馆……”

“那你凭什么要向我挑战?”王谢咄咄紧逼,话题绕来绕去又绕回原点。

看见裴小妹满脸通红手足无措站在那里,裴回紧张了,连忙打圆场道:“谢少爷息怒,裴小姐并不想惹您不高兴,只是对医术高妙之人兴起了讨教切磋之心——裴小姐,我们不如还是按十一师兄的话做吧,到时候病人好转,一切不就水落石出了么。”

王谢对上他,口气便和缓许多:“容翔,我不想与人争名,这位裴小姐请先回去吧。在我心里,治好病人才是首位,任何医术只是技艺,能治好人,便是良医。我在兴隆前街,与人合伙弄了医药馆,即将开张,你若有空,可以过去坐坐。实不相瞒,我不知道你医术高低,但一见你就感觉亲切,听你说话,更是觉得你心地不错,想来医德也是好的,不知你方便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一起探讨医术心得?”

“啊,这个……我才正式成为大夫不久……我们是秋城兴安医馆的人,过来交流的,不会在春城长待。”方才这位谢少爷言语犀利不留情面,怎么对着自己说话就那么温和呢?而且竟然表示了亲近?裴回脸上红红的,觉得很不好意思拒绝邀请,赶紧说明情况。

“没关系,偶尔过来也可以。我上午不是在康安堂就是在新医药馆,”王谢想想,补上一句,“我有一套很别致的金针,不想看看吗?”

裴回眼睛一亮:“金针?”

王谢窃笑,若干年后裴回的针法一流,目前应该是对金针感兴趣得紧,果然猜对了。

——至于金针就在自己身上揣着的事,就当他老人家记性不佳为好。

裴小妹缓过劲来,哼道:“为了患者,我们就在这里多呆几天也没关系。阿回,我们走!”她知道在王谢处讨不了好去,拉着裴回就走。

裴回急忙跟上,还不忘向王谢行礼告辞。

这么一闹,又是离王谢家不远,熟人围了不少,都听出来王大少果然行医了,而且连兴安医馆都不服气了,是不是王大少真有能耐?再听闻王大少确实救活了“叠翠坊”的苏少掌柜,心下对王谢的医术也不那么怀疑了。这一场争执,无形中却为王谢的医药馆张了本,做了宣传。

王谢岂会想不到这一点,当下向着四周一拱手:“诸位街坊四邻,我王谢行医谋生,治病救人,新开的医药馆不仅看脉开方,还有针灸推拿并售卖成药,尤擅健体长寿养生,调理子孙不蕃,日后还望多多帮衬。”

——还是那句老话,大夫说不得“欢迎常来”,但是没人不爱长寿,更没人不爱多子多孙。

王谢说完话,这才往家里走——大门洞开,执杖微笑的人就在门口立着。

“从什么时候开始听的?觉得我讲得怎么样?”王谢携燕华回屋,途中问。

“只听到少爷那段‘庸医’。”燕华笑道,“少爷口才一如既往的好,不过对方是个女儿家,会不会有些过?燕华听她声音,最后都要哭了。”

“我本不想如此,问题是好言好语她不肯走,又是在咱家门口,她胡搅蛮缠到家里来就不好了。我只得下重药,她快点离开,我也好快点回家。”

“另外那个叫‘容翔’的,少爷很欣赏他?”

王谢惊讶于燕华的敏锐:“哦?我语气很明显?”

“不是很明显,但是少爷想对人好时,口气总像是在诱哄。”

王谢愣住,见燕华嘴角噙笑,自己也笑起来:“前日在苏家,裴大夫不是上门拜访过?那时他就有招揽之意,今天这两个小的出来,那个裴小姐非要比试,我估计是他见我年青,想借此试探,看我医术究竟是凭运气还是真有实力。而且,裴小姐输了,他才会真正派出高手来。”

“少爷不喜欢比试。”

“嗯,别看我在外面说得冠冕堂皇,其实是急着回来。”

“少爷有事?”

“当然有事。”王谢道,“我说了要给你治眼睛,你都不着急么?”

“啊……真的……能治?哎哟——”燕华臀上挨了不轻不重的一下,猝不及防地失声叫出来。

王谢收回手,佯怒:“再以为我是说笑,就不是一巴掌那么简单了。”

“是,少爷师父,徒弟不敢了。”燕华晓得自己这么一改口,王谢即使生气,气也消了。

果然王谢给他揉揉打到的地方,很是有些故作老态地道:“乖徒弟,听话就好。现在就去你房间,躺下,我去煎药。”

燕华愕然,随即脸上有些红:“少爷,不是晚间才换药的么?大白天的……”

“眼睛,我要治你眼睛。”王谢一脸郁闷,自己念叨了这么久,怎么燕华好像始终都不在意似的,“你看不见的缘故不是外伤,是脑子里有血块堵塞了经络,我用针灸,慢慢将你脑中的血块化解掉,自然就能复明。不过金针入脑不仅疼,也是很危险的事,所以要煎一些麻药给你喝,让你到床上去躺好了别乱动,我才能下针啊。不然你以为我为什么刚过了午就回来,中饭还没吃呢,饿着肚子跟个小女娃吵嘴……”

r>  自家少爷是在抱怨么?燕华忍着笑,道:“少爷,那您还是先用饭。”

“给你下过针再说。我饿着肚子的时候,头脑比较清明。”

“……好。”

药煎得了,燕华服下,便躺在床上,王谢将一只瓷枕摆好位置,让他除了部分后脑外,整个头部悬空,又叫他宽了上衣,将手臂及胸膛露出来。

“治眼睛还在手臂上针灸?”这个问题燕华是不会问的,他只是停顿一下就顺从地宽衣解带,乖乖躺好。

不多时便感到头昏昏的,脸上有些发麻,伸手去摸,却是金针。王谢轻轻扎他,问:“现在是什么感觉?疼么?”

“不很疼,麻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