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不夜天 第64章

作者:云长歌 标签: 豪门世家 穿越重生

李治就是十分谨慎而已,李唐皇室之所以能够得到天下靠的不就是手里有兵?李家要不是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就有兵的话,别说争霸天下了,就算是自保估计都难——看看多少没有自保能力的中小世家已经灰飞烟灭了?

从李治登基以来,他本人或许不像是李世民那样能征善战,但是在他的领导下大唐的版图几经扩张,到了现在几乎是整个唐朝占领土地最多的时候。

这样一个人,不是随随便便什么计划书就能让他头脑发热的,想要换取什么,就要拿出足够打动他的筹码才可以。

李显对军事……说实话,他在军事方面估计也不比他的弟弟李轮好多少,可是李轮还小,他却已经能够入朝了。

他所能倚持也就是后世那些和现在截然不同的观念以及方法,只是那些方法他知道兔朝用的不错,可是为什么不错,在大唐能不能到达那个程度,他也不知道,他做不到甄别适合本土的有用条目。

只能想到什么写什么,这样写下来的计划书……李治能够看到好处同样也能看到缺点,甚至很多东西他都觉得李显太过异想天开。

别的不说,职业军队听起来很不错,李治也知道术业有专攻,无论做什么都一样,但是……不能这么干啊。

唐朝军队实行的是府兵制,兵农合一,这不是国家不想弄专职军人而是没那个条件,本身人就少,都去当兵了谁来种地?再加上每年都会有干旱洪涝灾害,已经很影响粮食产量了,再让那么多人专门训练不去耕种,国家财政肯定撑不住啊。

所以后世的征兵制只有在国力强盛,人口发达的时期才能用,现在的大唐……没那个条件。

李显现在虽然接触朝政,但是到底跟十几年都浸染在这个环境之中的人不一样,很多东西……他看不到。

不过最近边境动荡加剧,军队更是频繁出征,很多东西的确是需要推广,只不过李治还是想要仔细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在这种情况下,李显又被召进了紫宸殿,而这一次他们父子俩的脑电波终于是接对了一次,李显也拿了那份比较完善的章程。

李显将那份章程呈上去之后李治揶揄了一句:“舍得拿出来了?”

李显一听就知道李治并没有生气他藏着掖着的行为,于是腼腆说道:“其实上次那个……我还没写完呢,就只弄了个总纲上来,这一次添了些别的东西,阿爹看看能用就用。”

李治简单的翻了一下,发现的确比起上次添加了很多东西,比如说后勤,比如说医疗,只是虽然李显已经尽可能的将那些专有名词本土化了,可是很多东西……他知道什么意思但是解释不出来啊,就只能还用原来的那个词语。

李治看的云里雾里的干脆问道:“你这都是……怎么想出来的?”

太匪夷所思了啊,军队有军医是没错,但是给军队设立专门的医疗机构?这有点难啊,这年头真正的大夫太少了,很多平民百姓很少看病,一是看不起,二是还比较迷信,他们有的时候宁可用咒师来治病,三就是……医生少,宫里的尚药局不仅仅是给皇室看病用的,它还负担着培养大夫的作用,但是哪怕是这样……也……

在这个文盲率很高的年代,大夫可就真的是稀有职业啊。

李显微微垂眸说道:“不是我想的,儿子对兵事并不是十分精通,很多东西还是当初郑少常伯教导儿子的。儿子经过他的启发,才想到了这些。”

李治恍然看了一下手上的东西问道:“这些……是郑玘的意见?”

李显立刻摇头:“不是,很多都是儿子自己想的,郑清澄当初只是简单的提点了一下儿子。”

简单的提点,就能提点出这么一份计划书?作为只是学了点皮毛的李显都能想出这么多,那么郑玘是不是会的更多一点?在这个频繁动荡的年代,郑玘这样文武全才的太少了,让李治不由得不重视。

李治虽然表面上没有表现出什么,但是李显知道他肯定是记住了。是的,他要做的不是直接推荐郑玘,而是让李治对郑玘有个印象,知道他有本事就可以了。

至于其他的,只要有这么一个机会,郑玘就一定能抓住。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李显默默给自己点了个赞。

只不过这个赞还没点完,他就发现这功与名他是藏不了了。

李治把他和郑玘又一起喊到了紫宸殿。

李显:(⊙o⊙)?

等到了那里他才发现,李治是要让他解释上面那些……他都看不懂的词语的!

李显到了那里的时候,李治已经跟郑玘说了一会话了,他过去的时候郑玘抬头看了他一眼,虽然那眼神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含义,但是李显还是觉得浑身冷飕飕的——总觉得……又要被收拾了呢。

李显坐下之后就开始准备给两个人讲课,哦不不,是解答,在来的路上他就打了一遍腹稿了,结果等到了那里之后,他发现……自己过去就是个听讲的,李治和郑玘联手给他上了一课。

这节课的名字就叫结合实际。

李显那些章程的确是好的,但是有很多东西不适用,他们把李显喊过来为的就是要问他——你到底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这一点有什么用意?

剩下的时间就是李治和郑玘一问一答,李显在旁边刚开始还听着,只是听着听着发现自己听不太懂之后关注点就跑歪了,他发现他家阿爹跟郑玘的对话更像是在……考试啊。

考官——李治,提个问题,考生郑玘就答个问题,李显看了一眼李治的表情,没有从中发现李治到底是不是满意,看看郑玘也没发现他紧张,只是如果从郑玘的回答上来看,这位心里应该是有数的。

李治大概是问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李治忽然又把兵部尚书以及……十二卫大将军都给喊了来!

李显当时腿就有点软,唐初是实行的府兵制,中央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军权机构,很多将军头衔之类的都是勋职,真正有实权的其实是十六卫,而十六卫之中,除了羽林军、虎贲卫、千牛卫以及豹韬卫之外,剩下十二卫则遥领全国五百多折冲府,而这些折冲府就是各地的府军。

也就是说李治一下子将所有外军最高指挥官给喊了来,在这一堆大将军中间,他和郑玘显得要多文弱有多文弱,哦不,郑玘虽然人看上去温雅了一些,但是气场还是很强的,真正弱的也只有他了。

十六卫本来各设上将军一人的,不过这个职位基本上不会设置,所以现在领导十六卫的都是大将军。

能当上大将军的必然不是草包,看着这些人,李显默默的缩到一边——之前他一直着急大唐没有出色的军事将领,如今看起来真是图样图森破啊。

李治将这些人都喊来肯定是要改革军制的,哪怕现在大唐的军制看上去还不错,但是并不是所有制度都一成不变的,就跟他老人家没事儿闲的就改官名一样,哪个皇帝都想在文治武功上有所建树。

其实这并不稀奇,只不过李显和郑玘在这里……就很稀奇了,很快大家就知道李治是想要栽培这两个人的,大将军们对郑玘的接受度很高,都说了这年头文臣和武将还不是死对头,很多世家子都会在千牛卫啊虎贲卫这边溜达一圈的。

但是皇子……这不行吧?皇子领兵是大忌啊圣人,您要是喜欢儿子就让他在京城四卫里面随便领个闲职好啦,就跟沛王一样,沛王身上不久还挂着一个左威卫大将军的职衔呢吗?

按照道理来说左威卫大将军也算是十二卫外军领军之一,可是这一次李贤没来,这正常,李显来了就不正常了。然后大家就知道了,周王殿下写了份改革兵制的章程。

一瞬间所有人看着李显的目光都不对了,他们想的是……周王殿下在文臣那里称霸完了,这是要来武将之中刷存在感吗?

都说武人粗鄙,实际上能够混到中枢的武人粗鄙那绝对是保护色,一个个的心眼都不少。

李治刚刚在跟郑玘谈完了,现在就轮到李显被考试了,来吧,儿子,阐述一下你的理由。

李显感觉……他好像回到了当年大学毕业答辩的时候,唯一不用担心的就是答得不好也不用害怕无法毕业。

前面说了李显很多东西是建立在一个大唐所没有的条件上的,于是就立刻有人表示:“周王殿下这……这根本就是纸上谈兵,不合适啊圣人。”

李显看了一下,恩,左卫大将军算是隐形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