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学霸 第237章

作者:一苇以渡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他记得泰德教授给他说过自己的经验,具体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也告诉过他。为了避免像是泰德教授那样出现问题,廖元白才会选择一种全新的量子场论方式与电磁相结合。但是,这样看起来,似乎也没有能够成功。

这就奇了怪了,胡院士走过来,轻轻拍了拍廖元白的肩膀说道,“廖博士,不过三次而已。要知道咱们高等物理研所,失败了不下三十次呢,甚至连结合都没有能够做出来。你在两个月能够将电磁与量子场论结合,已经是非常完美的了。”

说道这里的时候,胡院士苦笑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廖博士,要不是因为经费问题,我想我们还是可以继续研究下去的。不过您现在用的方法很新颖,与往常的量子场论课题都不太像。”

“不错。”廖元白轻轻点头,“我曾经听见我的导师说过,他用经典的量子场论步骤与电磁结合,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些意外。也就是说,不能够结合在一起。所以我在做这个课题的时候,选择避开了经典量子场论实验,而选择了一种新型的实验。但问题是,虽然结合在一起了,但是看上去似乎与失败并没有什么区别。”

廖元白耸了耸自己的肩膀,笑得很是苦涩。他揉了揉眉心,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胡院士抿着嘴唇,想了一会儿说道,“廖博士,你看,你这两个月都在工作,我记得你似乎前些天是生日吧?”

胡院士这么说着,看向廖元白。只见,廖元白微微地愣了一下,蹙着没有似乎正在盘算着自己的生日。说起来,他很少过生日,几乎都快忘记自己的生日究竟是什么时候了。胡院士提出来的时候,廖元白愣了好久,这才想起来,他似乎生日都没有过。不过,因为自己在研究的关系,近些年似乎都没有怎么过生日。

突然之间被人提出来,他这才想起,自己似乎很久都没有过生日了。他愣愣地看着胡院士,抿着嘴唇说道,“胡院士您要是不说的话,我都忘记这件事情了。”

胡院士笑容有些复杂,他也是最近才知道的。准确的来说,是刚知道廖元白过生日没有多久。如果非要说个时间的话,大概也是几天之前。

因为当时的研究正在最紧要的关头,胡院士以为廖元白是知道自己已经过了生日的。没想到,今天才知道,廖元白竟然连自己的生日都没有能够记住。他揉了揉眉头,看向廖元白说道,“廖博士,这件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不如这样吧。”说着,他想了想,“你先放松一下,出去散散心或者是做做其他的事情。毕竟,你已经比我们这些人好太多了,不着急。”

“我知道的。”廖元白点了点头,关于量子场论与电磁的平衡结合的确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如果这么快就能够将它做出来的话。那么国外早就做出电磁炮了,还会等着华国研究吗?

显然,这是一个在目前的物理学界来说,很困难的难点。所以才会让无数人,都无功而返。其中还包括了廖元白的导师,泰德教授。

廖元白放下手中的事情,看着实验室里颇为有些失望的助理和专家的神情。低声说道,“这件事情并不好解决,我得去想想。”说着,廖元白推开门走出了实验室。刘俊语跟在廖元白的身后,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总之,他觉得实验室里的气氛有些不太对劲儿。除此之外,他还真没有发现其他的什么事情。

跟着廖元白的脚步,刘俊语一脸困惑地走在他的身后,询问道,“廖博士,你前些天不是说这几天是最重要的时候吗?怎么这么早就出来了?”刘俊语想不通,这两个月,廖元白几乎都是没日没夜地进行实验。怎么突然之间,廖元白就这么早就出了实验室?这不是他的作风啊,而且,看廖元白的脸上挂着愁眉不展的神情。就好像是遇见了什么挫折似的,没错,就是挫折。

想到这里,刘俊语好奇了起来。廖元白究竟遇见什么事情了,能够让这个什么事情似乎都很淡定的博士这么愁眉不展。

“实验出了一些问题。”廖元白的脚步加快了一些,“我还有些东西没有想通,对了,你能不能去研究所的图书馆帮我带几本书回来?”廖元白转过头看向刘俊语,那眼眸中,似乎是在想着什么似的。

“可以的。”刘俊语微微地点头,看向廖元白。他不知道廖元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看着廖元白的侧脸,他敢笃定,廖元白一定是想到了什么东西。

“请问,廖博士需要我去图书馆里,帮您带什么书回来?”停下脚步的刘俊语看向廖元白,科研工作遇见难题,甚至是陷入停歇不前的问题是时常有的事情,对于这一点,廖元白自己也很清楚。毕竟他做实验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只是这次的实验太过于重要了,就好像量子通信技术一样。这种东西关乎于国防事业,廖元白自己不敢掉以轻心。他微微地蹙眉,想了想,这才对刘俊语说道,“是关于电磁学的书籍,有多少给我借多少回来。当然,基础的东西你就不用借回来了,特别是有关于量子场论与电磁相结合的文献,都借回来,我想这些对于研究还是很有帮助的。”

“好的。”刘俊语将廖元白的话默默地记在了心中,他转过身走向了研究所的图书馆。

廖元白回到自己的宿舍之后,打开了电脑。前些天,刘俊语给他安装的电脑。大概是因为廖元白在刘俊语的面前抱怨了一下,没有电脑很多东西他都查不到资料。后来,刘俊语给李团长报备了一下,申请了电脑。

此时,廖元白打开电脑,登陆自己的邮箱。发现自己的导师给他发来了一封信,廖元白愣了一下,他还准备给泰德教授发信息过去询问一下相关的事情,没想到自己的导师倒是率先给他发了一封邮件。

打开这份邮件,廖元白泡了一杯咖啡慢慢地喝了起来。他有一种预感,最近肯定是需要加班加点地做这个研究的。

“toLiao:

亲爱的廖,你真是让我大感意外的学生。我原本以为你在数学和物理学上有极为高的学识和天分,没有想到你竟然在生物学和医学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前些日子我收到了里德教授的来信,他告诉我,你制作的狂犬病抗体竟然真的能够清除狂犬病毒。当然,他也说了,他只是用动物做了实验。临床实验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廖,你真是让我震惊。

没想到你在华国,竟然研究出了这么重大的科研成果。我在密尔斯大学,听闻许多教授都谈及了你的名字,对了廖,我听说有教授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你明年的诺贝尔化学生物和医生奖的提名。当然,廖,我在这里也衷心的祝福你现在的课题能够顺利进行!”

看完泰德教授的邮件,廖元白愣了一下。这都是什么鬼,今年的诺贝尔奖还没有出最后的名单呢,就已经在准备明年的诺贝尔奖了吗?

不过,廖元白估摸着今年似乎也不太可能会得奖。所以,他没有将这件事情给放在心上。

想了想,他还是回复了泰德教授一封邮件。

“泰德教授:

教授您好,很高兴收到您的邮件。我现在正在研究您给我的课题,但是目前似乎遇见了一个难点。关于量子场论与电磁相结合的问题,我还有一些东西并不是太清楚。希望教授您能够不吝啬赐教给我。

顺便说一下,关于狂犬病抗体的事情,这件事情并非是由我一个人做成的。是一个实验室团队的成果,我认为,这件事情是有益于人类。很感谢教授您能够告诉我,关于诺贝尔奖的事情。但目前我还太年轻了,我想关于诺贝尔奖,我恐怕现在是没有机会的。但——我想,正因为我还年轻,所以以后的诺贝尔奖,一定会有我的名字。

希望教授您能够在看见我的邮箱时,急事回复我的消息,我有许多的问题想要询问您。”

廖元白发完邮箱之后,便等着泰德教授的回信。

此时,华国已经进入了金秋。十月份的天气让人心情极为舒畅,虽然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下降了,但是廖元白所在的江城似乎并没有因为此而下降气温,甚至还得穿着短袖开着空调才行。

廖元白坐在电脑前,焦急地等待着泰德教授的邮件。按照现在的时间来说,灯塔国似乎刚天亮不久。也不知道,泰德教授今天会不会看邮箱。

毕竟他是和泰德教授在一起研究过的人,知道泰德教授研究起来是没日没夜的,这个时间点,如果泰德教授不看邮箱的话。那么就说明,泰德教授这几天大概都不会看邮箱了。‘咔嚓’的声音从门外响了起来,刘俊语抱着一大堆的书籍和文献走了进来。他将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了距离廖元白书桌不远的地上。

黝黑的脸上,似乎还冒着一丝丝的汗水。他喘息了一声说道,“廖博士,您要的东西全都在这里了。”

廖元白点了点头,转过头来看着刘俊语笑了笑说道,“辛苦你了,就放在这里吧,我马上就来看。”廖元白说完之后便站起身来了,毕竟此时泰德教授没有回邮件就说明他还有些事情。算了,自己还是先看看这些文献吧。

这么想着,廖元白走到了文献的面前。随意地站在了地上,翻着书看了起来。刘俊语低下头,看着盘坐在地上,认真看书的廖元白,抿着嘴唇说道,“廖博士,要不……我去给你打饭吧?”

廖元白也不知道有没有听见,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看着书轻轻地恩了一声。

瑞典皇家科学院,这里聚集了来自瑞典皇家大学和知名学者作为诺贝尔奖评审的人。他们围绕着一个桌子,展开了今天最后的议题。

“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我想大家似乎还有些异议。”为首的人看向在场的所有人,他的目光尖锐而又锋利,就好像是一把开封的刀似的,“目前进入最后的候选人有三个,来自灯塔国的阿尔瓦·英格索尔教授,以及来自欧洲的帕特里克·坦普尔教授,和来自华国的廖。这三个人,我们今天必须要决定好究竟谁最后能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有异议。”严肃的会场上,有人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手。这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他满头白发,甚至发际线都已经快要看不见了。

为首的那人看着这位五十多岁的中年人询问道,“斯图亚特教授,您有什么想要说的?”

斯图亚特站了起来,看着会场上的所有人朗声说道,“我很疑惑。”

“哦?”会场上的所有目光都聚集在了斯图亚特的身上,这是一位成名已久的力学教授。甚至,在国际上也算是一个物理大拿。他微微地眯着自己的眼睛,环视在场所有的人说道,“关于廖的这个提议,我并不是很赞同。”

此时会场聚集着的十多位学者,都在议论纷纷。

“请安静,请安静。”为首的人朗声说一句,“我们听斯图亚特教授继续说下去。”

“廖的诺贝尔奖提出人是欧文教授,他的主要贡献是抗震金属材料。”斯图亚特教授说完之后,停顿了一下,“我很清楚自己在说什么,主席。我想请问一下,在场的诸位。站在物理学的角度,你们认为廖的贡献是能够获得物理学奖的吗?当然,我不否认,廖对于固态物理学的造诣很高。但很明显,这里面化学的技术成分远远高于物理学的技术成分。”

“但是,斯图亚特教授。虽然化学的技术成分比重高,现在的问题是,根据廖的思路来看。他是运用了固态物理学合成的这种材料。这是材料物理学的分支,这是毫无疑问的。我觉得,廖的这项技术是可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另外一位教授站了起来,似乎在与斯图亚特教授争锋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