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古代之西医也种田 第21章

作者:廿二 标签: 穿越重生

经过了战争的洗礼,每个士兵身心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伤害。战场的残酷,每天要面对生死,当他们退下来时只想以后可以安安稳稳地过些平淡的日子。谢越云自己也身心受创更明白他们的处境,只是自己身为谢家人身不由己,而且还有儿子要照顾。但他由被皇上封为镇北将军开始,就开始着手替自己的部下找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最后选定了槐树湾。

谢越云和谢文生先安排一部分人悄悄过来这里作开荒牛,退伍的军士有很多是农民出身,他们对农业耕种很熟悉。最初都只是漫山遍野地种大豆肥田,吃穿用度都是在外面大量购入运进来。之后分批引进流离失所的灾民,慢慢地建起了房屋,围起了田地,种上了小麦,玉米,土豆和红薯等等农作物。鶏鸭猪牛羊等家禽也圈养了起来。

小山村发展起来后,这里不再只是刚来时那几十人。一些老家里还有父母兄弟的也接了他们过来定居,有些是征兵前就订了亲的就回家娶了亲也带了新婚妻子过来,那些家乡已经没有亲人的军士们有些合在一起过日子,有些就在这边娶亲生仔,倒是人气旺盛。

这小山村偏远,也没有哪个官吏会进来,当然这里也没有地主横行霸道。加上朝廷为了抚慰北方百姓,也为了能多生产粮食,免除赋税五年。这几年大家生活得挺富足的,种植的农物不但能自给自足,还多出来很多,可以到镇上换取一些必需品,例如布料,例如盐等等。大家都是兄弟有过硬的交情,在这里和和气气的生活得很开心。

李慕书周围看了看,这里的房屋设计基本相同,都是两进的房子,前后各有两个院子。后院是牛棚,鶏窝和草房,前院一边种了些蔬菜或果树,另一边则是空了下来,有些人家在空地里晒着农作物。

李慕书他们一路走,后面跟着一串串尾巴看热闹。有老人也有小孩,大家笑嘻嘻地好象过节一样。才刚进洪达家的院子,里面又涌出一堆人出来,一见面就你拍我,我抱你的叫着嚷着闹成一片,大家都喜气洋洋的。李慕书跟在后面津津有味地看着,情不自禁地也咧着嘴和大家同乐了。现代很少见到人情味这么浓厚的场面了,大家的生活都不容易,什么都要钱,什么都要关系。小时候除了学业外算是无忧无虑了,那时生活最是开心,但长大后特别是出来工作后,在经济的压力下大家的心情或多或少都有些沉重,人也没以前那么快乐了。

王大夫突然转身拉着李慕书上前向大家介绍他的爱徒。谢将军还没过来李慕书的另一个身份就不用讲了,现在他就是王大夫的徒弟。虽然同来的军士都知道,但大家都默契地闭口不言明。大家都笑眯眯地跟李慕书打招呼,恭喜王大夫,李慕书也恭敬地一一行礼。

屋里摆不下那么多桌子,院子里的空地也都摆上了。李慕书看着摆满桌子的鶏鸭鱼肉和热气腾腾的汤,眼睛都直了。这里的农民富得流油啊!别看人家穿著粗布麻衣脚穿草鞋的,挡不住人家生活好啊,就搁在现代也就喜庆摆酒席量也没有这里的丰足!

李慕书不想着跟王大夫同席吃饭。他看出来了,谢越云不在,王大夫算是这里的头头,连洪达都屈居第二。都曾经是同袍他们很久没见面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也一定会喝酒。如果自己跟着王大夫同席吃饭,自己是小辈要伺候长辈的,也没什么话题讲,肯定拘束吃得不痛快。想到这里李慕书悄悄扯了扯王大夫说:“师傅,你们在屋里吃,我和徐副官在外面吃得了。”

王大夫斜眼看了看李慕书咧嘴一笑,伸手捏了一下他的小脸豪气地笑道:“行,小孩子别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转,出去吃饭吧。”

李慕书嘴角抽了抽,谁愿意跟在你屁股后面转啊?不过既然师傅答应了李慕书赶紧拖着徐副官到院子里去。

坐在院子里吃饭的军士们早就开动了,赶路一个月大家都累了,吃得也不算好,现在如此丰盛的饭菜大家又都是同级的兄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一坐下就马上就甩开腮帮子开吃了。

“李大夫,过来这里坐下吧。”一席刚开动的军士们笑嘻嘻地朝李慕书招手,李慕书笑着应了,忙带着徐副官跑过去坐下。

“来来来,先喝汤。李大夫,这汤可没有你熬得好喝啊,你们说是不是?”一个腿受伤的士兵笑嘻嘻地说。

“是呀是呀,李大夫做得可好喝了。呵呵~”众人附和,回到这里大家都很开心,脸上都是笑容满脸,甚至连脸上的灰都无法阻止那股容光焕发。

“过奖过奖,以后你们想喝都过来我家喝吧。”李慕书见大家如此捧场也很高兴,一挥手就豪气地应下了。

“行,说定了啊。”

“好,君子一言,肆马难追!”

“来,喝!”

“喝!”

大家都站起来举起酒碗,李慕书举起汤碗干杯了。这顿饭吃得快乐,大家吃吃喝喝聊聊,竟然吃了两个时辰才散席,基本上大家都喝醉了,东歪西倒的。有些甚至直接倒在地上睡着了。

李慕书没喝酒是清醒的,徐副官因为受命要保护李慕书也没喝酒也是清醒的。王大夫也喝醉了,不过他酒品挺好的,只是安静地睡觉。

“看来大家先要将就在我们家里休息了。”洪达也喝了不少酒,但只一点点儿醉。他出去又带了十来个人回来帮着抬那些醉猫到附近几家安置休息。等他们清醒了再带他们回自已的家去。

李慕书和徐副官也跟着帮忙,李慕书人矮力气小,他只是跟在后面帮忙给醉猫们擦擦脸,盖盖被子。就算如此,这来来回回地跑了几趟,李慕书也累出汗来。

“小慕,我带你和小徐到你家去。王大夫就暂时在我家住下吧。”

“好的,谢谢达叔。”

“没事,我去背王大夫进房间我们再一起过去。”洪达一边说一边回屋里扶起王大夫。

“达哥,我来背吧。”徐副官一听马上跑过去蹲下,让洪达扶着王大夫放他背上背到洪达家的客房里躺下。

洪达带路,李慕书和徐副官拿着轻便的行李跟着他一直走到山脚下的那座房子里。

这座房子呈品字形占地很大,前面院子用篱笆围着,里面开辟了两块菜地,绿油油的蔬菜长得很喜人。还有用竹子架起来的几垄豆角,茄子和丝瓜,开着小花,还有些已经结果了。

“小慕,进来吧。这房子已经大略布置过了,你一会看看还要添加些什么?”洪达打开了大红木门。

“好的,谢谢达叔。”

洪达带着李慕书和徐副官参观了房子大略介绍了一下以及告诉他们东西都放在哪里。这是三进间的类似四合院布局。一进门就是左右有两个杂物房,再进就是一个露天大院,左右各是三间房,穿过大院是寛敞的客厅,客厅两边也是房间。

“小慕,你们初来乍到,先休息几天。等你考虑好要种什么要养什么就来找我。放心,这些农活估计你也不会做,慢慢学,再不济我们还可以买些人回来干活的。”

“买,买人?”李慕书口吃了,这里该不会还是奴隶社会吧?

“是的。这几年来拖拖拉拉打了几年仗了,近着北疆地区的壮丁都被征去上战场了,家里就剩下老弱妇孺,很多田地都荒废了。再加上自然灾害,有很多人都吃不上饭。你看我们这里短短几年就焕然一新,单靠我们几十个退役的士兵是搞不好的,我们虽然退了下来,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种度的伤。太重太辛苦的活是干不了的。虽然买回来的人都签了卖身契,但只要他们好好干活,我们还是一视同仁。在这里生活也不错啊,比起外面受冷捱饿强多了。”

“这倒是。”李慕书点头,看看刚才大家相处都很融洽,他都看不出谁是买来的仆人谁是退伍军人了。

“房间里的被子都是新的,昨天才晒过太阳。你家在这山脚下刚好就是我们槐树湾这条河流的源头,打水很方便,厨房里已经打了一缸水了。好了,我回去了,你们好好休息吧,吃晚饭时我再过来叫你们。今晚还是到我家吃去,明天你们再开火。”

“谢谢达叔。”李慕书和徐副官笑着送洪达到门口。

“快回去休息吧,都累了。”洪达向他们摆摆手就走了。

“嗯,达叔慢走。”

“李大夫,你也别叫我徐副官了,王大夫不是说了别带官衔么?我叫徐大明。”徐大明跟在李慕书后面参观房子,在这里还叫他徐副官挺别扭的。

“行啊,我叫你徐大哥吧。”徐大明看起来也就二十三四岁的样子。

“好。呵呵。”徐大明一听就笑了,那张一直崩着的圆圆脸笑起来有点稚气。李慕书瞧着也笑了。

“李大夫你慢慢看,我去烧水给你洗澡吧。”徐大明挠挠头,赶了那么多路,还是洗个澡休息最舒服了。

“好啊,谢谢徐大哥。”

徐大明笑笑就进屋了,李慕书也跟着去看。大院里的右边三间房分别是浴室,厨房和饭厅。厨房和饭厅是连着的,中间开了一道门;而大院的左边三间房看样子是作客房或储室间吧。

一进门那两个杂物间一间是放置粮食的,一排排的木架子上放了很多中型的大缸,里面有小麦,大米,玉米,豆子和面粉等等,地下则放着一些的土豆红薯,还有几个番瓜和冬瓜。另一间房里则堆满了农具。

李慕书这里看一下,那边瞧一瞧。他还以为小山村很贫困呢,这里简直像现代的农家乐啊。好有钱,还说可以买仆人回来干活呢!

李慕书又跑去客厅看,一进客厅就见到墙上挂了一副气势磅礡的山水画,画下面放置了一张桌子,桌子两边各一张椅子。两旁也是间隔着放着小方桌和椅子,都是木制品。虽然不是红木家俱,也没有精美的雕刻,但看起古朴大气。李慕书笑嘻嘻地走过去这里坐一下,那里坐一下。心里想着等天气冷了,他要做软绵绵的垫子铺在上面,还要弄几个抱枕。

客厅两边各有一大一小两间房间,大的房间应该是主卧,而小的房间应该是书房。

大房间空间都很大,里面有一张很大的木床,一个土坑,一张桌子和两张椅子。土坑上面铺了一张凉席,中间放了一张矮桌;木床的四根柱子上架了布幔,就是现代的蚊帐。铺了床单的床上放置了被褥枕头等物。靠着土炕的外墙切了火龙,北方冬天很冷,要睡土炕才保暖的。

小房间只放了一张八仙桌和一张太师椅,里面有文房四宝。靠着墙有一张很大的书柜。

李慕书转了一圈后再往后院走。后院不再是用篱笆围着而是砌了土墙。靠着土墙是一溜的牛棚,猪圈和鶏窝。茅厕也是建在这里,李慕书还特意走进去看,晕!太简陋了吧?里面就一个瓦罐,两块泥磗,一根木板和一堆草木灰。大概是小号用瓦罐装,大号是踏在泥磗放,完了用木板扒草木灰盖上?李慕书看着想死的心都有了。

对了,那卫生纸,草纸呢?在军营时李慕书偷偷在王大夫和谢越云那里攒了很多草纸用,现在怎么办?李慕书眨眨眼突然见到墙上挂着一个小木块,不由大冏,该不会是用哪个吧?

不行!一定要弄些草纸出来!

第36章

就像过节一样槐树湾热热闹闹了好几天,大家的生活就此安定下来了。李慕书也没怎么跟着他们热闹,毕竟也不算很熟而且也没功夫,他要改进茅厕啊,这可关系到他以后的生活。

达叔他们李慕书是不敢劳烦了,不过他有徐大明这个免费劳动力。于是这几天达叔他们闹归他们闹的,李慕书和徐大明就呆在家里准备建厕所,制草纸。

现代的抽水马桶就别想了,李慕书也不会制造,但弄个稍微干净清爽的厕所还是可以的。李慕书先用炭笔在纸上画了个简易的图纸,然后指着跟徐大明解说,等他明白了,然后两人就跑去后院茅厕准备动工。

用竹子在厕所后面稍远的近着荒地的地方画了一个大圆圈,连接着圆圈和厕所是一条倾斜的信道。那个大圆圈是蓄粪池,那信道就是如厮后用来把米田共冲进池里的。两人拿着锄头轮圆了肩膀开挖。

李慕书住的是谢将军的房子,他的一举一动自然受到大家的关注。他们这一动静立刻吸引了以王大夫和达叔为首的兄弟们过来围观。

“小慕,你这是干嘛?要开荒地种菜么?”达叔比了比后院到荒地距离,难道前院的菜田不够?

“达叔,你来啦。我这是挖蓄粪池。这是图纸,你看看。”李慕书一见达叔他们过来,忙窜回屋里拿了那张画得扭曲的图纸过来了。那么多人过来一定会帮忙吧?就他和徐大明两个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建好厕所啊。得抓紧机会了。

“这个……怎么看?”达叔拿着纸倒来倒去也看不出什么来。

“嗤噗~哈哈哈。”王大夫一看那图纸就很不给面子地笑了:“小慕慕的字丑,连画个图也那么丑,来来来,赶紧解说一下,不然大伙都不懂你画了些什么。”

李慕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指着图纸给大家又解释了一番。然后说:“这样一来,茅厕里的味道就会淡很多,而粪便肥田,等冀熟了就可以在这里挖再移去田里,也不怕味道会熏到家里去。”

“嗯嗯嗯,这方法不错。果然读书人就是不同。来,大家回家拿锄头来帮忙吧,等小慕家的弄好了,谁家也想建,我们就去帮忙。”其实大家都知道用米田共肥田,村里也有公共的粪池,他们都是用草木灰混合后就挑去那里的。他们一直都用这样的茅厕,也习惯了。

有了大家帮忙厕所很快就建好了。甚至连原来的小矮门都换成了竹门。依然是用两块寛厚的泥磗当踏板,下面倾斜的地方用了一整块青石板。后面那信道上面用木板盖住再用泥土封了,杜绝踩空的危险。李慕书又给大家解说用法,当大号完了拨了草木灰再勺一勺水冲下去,味道都淡了,平时不用就用木板盖住,那基本没味了。大家一看这倒是很方便而且闻不到那味道也看不见那污物,于是纷纷准备仿效也弄一个。

厕所建成,该着手弄草纸了。李慕书问过王大夫,他们制作纸张都是用来写字画画,雪白雪白的,很贵。如果用来当手纸那成本就太高了,这天天都得用啊。咋办?自己做呗。这个小学生的劳作都有,李慕书对制草纸还是有信心的。

制纸不外乎是用植物纤维经过切断,沤煮、漂洗、舂捣、帘抄、干燥等步骤制成的纤维薄片。李慕书选了一些质地较软乎的茅草来当原料,又把粗麻布剪成四方形,四周缝上木棒。这是准备用来帘抄干燥用的。

一些人家还在参观李慕书家的厕所,李慕书在大伙的眼皮底下这么的动作又引来大家围观,这也是李慕书想要的效果。这可是体力劳动啊,自己的小身板可做不了那么多,单靠徐大明也不知要弄到猴年马月。大家好奇,李慕书再次发挥其三寸不烂之舌,大家又来帮忙了。也正是农闲时节,大家也有空。

现在李慕书家的院子里到处都是在晒的纸张。这草纸虽然颜色又黄又灰比不得外面卖的纸,但胜在不用钱啊。李慕书说了,这些都是如厕用的,如果要写字,可以添加石灰,那么做出来纸张会白一点也细一些。大家听了很高兴,做得更用心了,以后这些都可以给小孩子写字的呢。

李慕书也就只是刚开始时指点示范一下,之后就没他的事了。家里来了很多人帮忙,还有老人和小孩也过来凑热闹,前几天都是大娘大嫂子送饭过来给他们吃,李慕书也没怎么做过饭,主要是他不会生火。但徐大明一直都忙着他也不好意思叫他过来专门烧火啊。现在李慕书是空闲下来了,就溜到厨房里准备做点好吃的慰劳一下大家。

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个放调料的架子上只有一小罐猪油,一小罐粗盐和一小罐黄糖。其它酱油呀,米醋呀,料酒呀,辣椒呀,胡椒等等都没有。李慕书也不知做什么才好了。看看外面天气正热,李慕书决定煮甜甜的绿豆汤给大家解解暑,还有番瓜蓉。这个给小孩老人吃最好了,可惜没有牛奶,如果番瓜蓉加了牛奶或忌廉进去一起搅拌煮开,那可是又滑又香又好吃。

绿豆先泡着,先做番瓜蓉。稍大一点的小孩子很乐意帮李慕书生火,李慕书就忙开了。番瓜蓉做好先凉着,绿豆汤继续慢火煮。李慕书趁着这空隙由灶间抽了一根焦枝开始列清单。

由接风宴到这几天的伙食李慕书算是看出来了,这槐树湾的人都崇尚吃原汁原味的饭菜。这么清淡的饭菜李慕书可吃不习惯。如果还呆在军营里,那么李慕书会忍耐让自己尽快适应下来,毕竟那是条件不允许,自己没得选择;但既然到家了,而且这个家也不穷,李慕书可不想再委屈自己的胃,他要做自己爱吃的,这才是生活啊。

菜油大豆油,糖,醋,酱油,料酒和辣椒等等这些调味料得请达叔帮忙购买,至于茴香,肉桂,花椒,胡椒,八角,孜然这些香料就要王大夫帮忙了,有些得在药铺才有得卖。

达叔看了李慕书的清单,心里暗想这小孩果然大家出身,对吃都那么讲究。想归想,但还是派人去小镇帮忙采买调味料,还顺便买了很大一块猪肉回来给李慕书。王大夫也香料也送了过来,连同一个小药磨。

李慕书大喜,拿着小药磨把肉桂,八角,小茴香籽,丁香和胡椒磨成粉装好,以后用来当腌料用了。各种调味料和香料李慕书分门别类地一一装好摆放在厨房架子上,这厨房算是完满了。李慕书决定择个日子大施厨艺好好慰劳一下各位来帮忙的乡亲们。

“师傅,我到底要做多少个菜?”这次来他家里帮忙的人其实不到十人,但看热闹的人很多,老人小孩都有。李慕书不知要做多少才好了。

“你先做十个菜吧,也不知你做得好不好吃。”王大夫想了一会建议,他睨着李慕书打量了一下很是怀疑,总觉得这个小徒弟动口还可以,动手嘛就……看他拆线的手艺就知道了。

“……你可以不吃。”李慕书撇撇嘴走到桌子上拿起炭笔去拟菜单了,王大夫笑嘻嘻跟过去看。

“徐大哥,你能吃辣么?”李慕书问正在帮他裁草纸的徐大明。

“能啊,你上次不是做了一个酸辣土豆丝么?很好吃。”徐大明一听马上跑过来了,上次刚收到达叔送来的调味料,李慕书晚上就做了这个菜给两人当宵夜吃了。

“小慕,你什么时候做的?师傅天天都在你家都没吃过。”王大夫不满了,爱徒手肘往外拐了都。

“师傅,我那是试做,徐大哥是试吃。等熟练了小徒才敢做给师傅吃啊。”李慕书笑眯眯的,他就是要这个效果,看你还敢怀疑我厨艺不?

“那这次一定要做这个酸辣土豆丝。”王大夫看着徐大明流口水的样子马上定了这个菜。

“行。十个菜我准备做水煮鱼,红烧肉,腊肉炒豆角,酱烧茄子,酸辣土豆丝,磨菇炖小鸡,爆炒五花肉,蒜泥炒白菜,上汤丝瓜和鱼头豆腐芫茜汤。好不好?”李慕书想了想问王大夫和徐大明。

两人一边忙点头:“好好好,你快去做啊。”这菜单听起来就好诱人。

“你们太心急了,现在才刚吃了午饭,离晚饭还有好几个时辰呢。师傅,你去通知一下大家晚上过来我家吃饭吧,家里还有达叔上次送来的猪肉,鸡也有两只,腊肉也够了,但草鱼和豆腐家里没有。”天气热,这里又没有冰箱,李慕书想赶快把那块猪肉煮了。不然就算用盐腌了也可能会坏掉的。

“你要多少条鱼?”

“两条大草鱼,人多的话当然是越多越好啰。”

“大明,你去捉鱼吧。我去买豆腐。”王大夫听了转身就吩咐徐大明,徐大明应了一声就拿起捕鱼的网子和水桶往外走。这河里鱼多的是,大家平时不怎么捉,只有在过年过节才去捉,因此这河里的鱼也很笨,网都在它们上面了它们还嘟着嘴在水面吹圈圈,李慕书从来没见过这么二的鱼。

李慕书手上只有退伍的那五十两银子和两块玉。在达叔送猪肉腊肉,送小鸡等等过来时,他想着要给钱,可是达叔说什么也不要。王大夫说吃食方面暂时不用太计较,这槐树湾里就他和李慕书两个大夫,以后能帮忙就帮忙。如果是自己额外的开支,例如衣服,珍贵药材,文房四宝,上私塾学堂等等就要自己掏钱了。

“可是师傅,达叔帮我买了十斤大豆油回来,还有一坛酱油。以后我也是要经常买这些的,这应该我给钱的吧?”李慕书没想到这里早就已经有菜油大豆油和酱油了,他还以为自己得像其它穿越小说的主角一样要自己炼制,曾经还很苦恼地想了又想也想不出怎么制作酱油。谁知才跟达叔提了一下,人家就豪气地答应特地为他去小镇买十斤大豆油回来。看来自己穿过来连农夫都当不好,只能专心当个大夫了。

“嗯,这次就算了,下次你再给钱。”王大夫想了想对李慕书说。李慕书忙点头,这里的人都爱吃猪油,做菜香。嫌大豆油有腥味而且味道也不好,所以很少有人特意去买大豆油回来,更别提自己炼制了。

王大夫出去后李慕书就在院子的菜田里摘豆角,茄子,丝瓜和白菜。一一洗干净放好。又进储物室拿了土豆出来削皮切丝。外科医生嘛,用刀最利索,这些一会,幼细均匀的土豆丝一大堆了,李慕书用清水泡着去淀粉,调料香料也拿出来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