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 第177章

作者:捂脸大笑 标签: 强强 穿越重生

第145章

元会持续了整整半日, 酒是好酒, 菜是佳肴, 还有十数位郡中官吏含笑作陪。但是这一餐,既不饱腹,也不惬意, 还要不动声色的安抚那些惊惶的县令,吃的着实费心。散席之后,众人告退,梁峰独自转回后堂。

斜倚在凭几之上,他接过绿竹递上的茶水, 抿了一口。不管怎么说, 今天好歹没有浪费之前的筹划。太守虽为一郡之长, 但是处置起郡内事务,未必能顺风顺水。也亏得上党连年遭难, 又地处乱战前线, 不是那种高门阀阅愿意待的地方。否则只是对上那些豪强, 就让人伤透了脑筋。

现在该拔的拔掉了, 该敲打的也敲打过了,等到立春鞭牛之后,春耕就能顺利展开。趁着匈奴人和司马腾掐的厉害,要多种些粮食才行。一旦战火波及上党,就没这种宽松环境了。

还有书馆中那些抄书的学子,也不能浪费。等到上巳时,要想法再拣选出几个堪用的人才。越是乱起,便越是需要可用之人。

正思忖着,门外有人通报,段钦求见。

刚刚散席,为何这么快又来见他?梁峰不由坐直了身体:“传他进来!”

谁料进门的并非只有段钦,还有奕延、姜达,和一个捧着偌大木盒的小小身影。梁峰讶然挑眉:“荣儿,你怎么过来了?”

自己要办正事,学馆又没开学,梁峰就把梁荣留在了府中,准备十五之后再把他接到郡城。谁料小家伙竟然就这么过来了,怎能不让他吃惊?

绿竹也唬了一跳,赶忙想去接梁荣手上的木盒,梁荣却没有放手,反而小心翼翼捧着盒子,跪在了地上:“时逢正旦,孩儿替四坊献上今岁贺礼。”

看着小家伙那副认真模样,梁峰只觉得心肝都变得柔软起来。是了,正旦非但是朝臣举办元会的日子,也是合家团圆,彼此相贺的佳节。只为了给自己这个惊喜,小家伙便跋涉两日,从府中赶了过来,只是这份心意,就让人感动。

“荣儿有心了。”梁峰起身,走到了梁荣身侧,一手接过木盒,一手牵起小家伙,回到了案几旁。

把盒子放在桌上,小朋友抱在膝头,他笑着问道:“荣儿可知,送来的都有什么?”

许久没被父亲抱过,更何况还有这么多人在旁边看着,梁荣的小脸都涨红了,却又不愿离开父亲的怀抱,只得红着脸道:“有琉璃杯,还有弩……”

梁峰打开盖子,只见两样东西摆在盒里。一个三寸高的平口厚底玻璃杯,很像后世的威士忌杯,不过玻璃颜色呈淡绿色,显然是杂质还未除尽。还有一张小巧手弩,比原先配给骑兵队的还小一些,看起来都像是玩具了。

抬头,梁峰笑着对段钦道:“这都是坊中出产的新品?”

就算梁荣有心,也不可能自己准备这样的惊喜,必然也有段钦等人的参与。果真,段主簿笑道:“确实是新品。琉璃杯是陶坊做出的第一件吹制器皿。那把弩,则是仿秦制,可以拆卸,射程五十步。”

玻璃杯就不说了,这小弩竟然也能射五十步,应该是为自己准备的防身之物。梁峰不由挑眉:“思若怕是还准备了其他惊喜。”

坊有四坊,怎么可能只献两物?

段钦道:“木坊准备的是辆马车,改过伏兔构造,能够大大缓解行车时的震感。至于书坊……”他笑着一指奕延,“还得由奕校尉呈上。”

伏兔是马车特有的减震模块,在车厢之下、车轴之上。有了伏兔,车厢方才能有三个支点,达到稳定、减震的目的。改造马车一事,已经有小半年了,没想到还真能拿出成果。这可是又一大收获!不过书坊的献礼,怎会跟奕延扯上关系?

这时奕延已经从仆役手中接过一块两尺见方的木板,大步走到了梁峰面前:“主公,这是营中勘绘的上党舆图,由木坊用软木制成沙盘,可随意悬挂墙上。”

梁峰不由微微倾身,望向那块雕版。只见上面山岭河流,城池村落无不精细,就像把微缩的景观投在了木板之上。训练军中测绘人员,已经足有一年,如今拿出这样的成果,着实让人惊艳!

“好!”梁峰赞道。四坊进献,无不是精巧利器。看来这一年,府中各个匠坊都有了长足进展。这可比任何贺词,都让人开心!

段钦微微躬身:“农事不如这些机巧出众,但是也有五谷绢麻,为主公进献。”

五个盛放着粮米的木匣摆了上来,还有素绢素麻,都是府中庄户所出。

姜达则拱手道:“去岁医院护士、护娘共得五十人。郡府坐诊医生,已达二十七人。等到开春,各县就能开展防疫巡查,避免灾疫发生。”

这是姜达去年着力筹建的医疗系统。护理人员都是为军队准备,坐诊医生则是姜达请来的名医和世家医,旨在救助百姓,研究医理。以往只有朝廷能够建立这种规模的医疗机构,如今却因为一本免费赠送的《伤寒新论》,在并州这种偏僻之地,掀起了医课发展的浪潮。这样的机构,不亚于一支强军。

梁峰长长舒了口气:“若无诸君,实无梁府今日。这才是新岁最佳之礼。”

如今可不是三国时期了,只要坐拥一地,便能取当地物产为己所用。西晋毕竟是个有着大一统王朝的时代,就算朝廷名存实亡,还有诸多司马王族横亘在前。就像他所处的上党,再怎么整治,归根结底,还是要听从刺史司马腾的命令。正因为这个从属的政治链,他的私产和公产必须分开管理。

有了这个先决条件,梁府就必须独立发展。而一个强大兴盛的梁府,则会成为他为官的重要依仗。有钱、有粮、有兵,他这个上党太守,才能在乱世之中,谋得立身之地。

而他面前这些人,正是梁府的中流砥柱。就算身居官位,本质上也是他的客卿。一个主公的称呼,让他们和自己牢牢的拴在了一起。能得到这些有识之士的信任和辅佐,才是梁府日益强大的根本。

段钦等人再次俯首:“愿为主公贺!”

看着座下几人,梁峰笑了:“官宴乏味,你们便留下来用饭吧。今日当不醉不归!”

随着命令,家宴在后堂之中摆开。菜是梁峰常吃的那些,还有热腾腾的水饺,以及早就准备好的椒柏酒和桃汤。椒柏酒乃是用椒花浸泡制成之酒,正旦饮下,以酒贺寿。桃汤则是用桃枝、桃叶、桃茎三者煮沸而成,饮之可驱鬼辟邪。

还有府中酿制的果酒,李子酒、青梅酒、还有梨酒,色泽透亮,金橙可爱,斟入琉璃杯中,颇有几分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味道。就连梁峰也忍不住尝了一尝。座下这些,可不是需要费神对待的僚属官吏,而是他真正的家人。

在这样的气氛中,那颗紧绷许久的心,渐渐缓了下来。莫说是段钦等人,就连梁峰也有了些醺然醉态。

酒足饭饱,送小家伙回后宅休息,又与段钦、姜达道别。梁峰独独留下了奕延,笑道:“伯远可许久未曾与我对弈了,不如手谈一局?”

没想到主公会留人,奕延顿了一顿,方才颔首。一前一后,两人走进了卧房,棋盘摆上之后,梁峰对绿竹挥了挥手:“取些醒酒汤来。”

绿竹何其乖觉,立刻知道这是让她避开的意思,微微欠身,便走出了房间。把手中白子摆在棋盘上,梁峰道:“伯远,这些日子,你可太忙了些。整日同思若对弈,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致。”

段钦的棋艺可不如奕延,然而梁峰想说的不是这个。似乎一夜之间,他身边这位青年便冷了起来,不再围着自己打转,也没了那种惹人喜爱的执拗劲儿。就像换了个人一样。这样的变化,不论是作为主公,还是作为师长,总该问上一句。

奕延在自己面前的棋盘上,也落下了一子:“步骑都在练兵,属下实在抽不出时间。等到演习完毕,应该会好上一些。”

他的声音平稳,没有丝毫异样。梁峰不由一哂:“从几百兵,变成几千兵,难为你了。”

“兵之多少,还是其次。若是不加紧训练,匈奴来寇,上党则危。属下不愿再次见到潞城之围。”奕延的声音里,多出了些东西,像是不甘,也像是隐忍。

这还是他第一次,表现出对于当前局势的忧虑。看着面前青年沉稳的面孔,梁峰只觉得从是小养大,活蹦乱跳的奶狗,突然长成了帅气的警犬。落寞肯定是有,但是更多,则是隐隐的自豪和欣慰。

“一郡之地,可不好担负。”梁峰又落下一子,“不过还好,我尚有你这样的良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那句话,就像砸在了奕延心上,让他的心尖猛然一颤。他当然知道主公想听的是什么,更知道主公最关心的是何物。所以,他能够把真实的自己藏在军务之下,不动声色的收敛起那些污浊的东西,让自己成为主公想要的那种人,那种一将难求的良将。

这便是他选的道路。

把黑子放在了该放的地方,奕延轻声道:“主公也当保重身体。若无主公,不会有上党如今局面。”

梁峰笑了,这话,可真是耳熟极了:“有季恩和稚川在,总会治好那些痼疾。说起来,部曲之中,有没有合适的适婚男子?绿竹也大了,该寻个好人家嫁了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