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生 第52章

作者:捂脸大笑 标签: 穿越重生

曾经的暴利化作了辛酸的苦果,也为自身的短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样的“辉煌”不是陈远鸣想要的,因此在筹备vcd产业之初,他就让孟力生和燕乔森两位创始人申请到了vcd的核心版权:播放器和压缩模式。有了这两个版权的遏制,有了vcd的css密匙,中国的vcd业才可能进入真正的良性循环,成为碟机制造商和影业公司双赢的博弈场。

而这个埋藏在心底的大规划,被面前这位青年看透了,只从自己的只言词组,只从给出的那些资料线索中,他极其巧妙的抓住了最重要的部分,并运用自身所学把点子完善,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体系。

这是陈远鸣所做不到的,即便有前世的知识,这种专业性质的策划也非他所长。但是那又如何,找到能够完善它,且有能力实践它的执行者,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面对陈远鸣这种不温不火的态度,林学文挑了挑眉,这可不是他想象中的反应。为了这个策划案,他差不多两天没睡了,跟自己的团队齐心协力做出了这个近乎完美的企划书。可是面前这个少年呢?那坦然态度中的东西不是惊愕,也不是崇拜,而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欣赏,似乎满足于他们能够做出的最好成绩,是一种标准化的“满意”。

“只是比预期好多了?这份策划案还达不到你需要的目标?”语气里多少带了点嘲讽,林学文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反问了一句。

陈远鸣微微一愣,旋即挑起了嘴角,看来就算是营销界的教父,也有心高气傲的年月。轻轻摇了摇头,陈远鸣把策划案放在了茶几上。“对于中国大陆而言,这份策划格局很大,但是飞燕是家中美合资企业,它的目标不只是占据中国市场,同样也要面向世界。从这点来说,这份策划的格局又有些小了……”

“哈。”林学文发出了一声轻笑,“陈先生,虽然我挺佩服你的想法,但是不觉得蛇吞象会把身体撑炸吗?”

“是蛇自然吞不了象,但是飞燕不是一条小蛇,总有一天它会化出麟角,成为一飞冲天的巨龙。”陈远鸣的脸上没有任何夸张或炫耀,只是笃定的说出自己坚信的事实。“在我的计划中,香港才是真正的前哨,美国八大影业则是最终目标,目前mpeg-2已经进入研制,只要我们能第一个完成它,就有了立足于那些庞然大物面前的资本。所以把目光放远点,不是痴心妄想,而是实际需要。”

林学文紧锁的眉峰依旧没有放松,“大陆影业公司想要申请影碟批号可能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国外的也参与引进?现在世界上每年上映的电影数量有多少,中国引进了多少?别说电视台播放的,如今中国的电影院线就没上映过一部美国电影,你又想怎么说服两边的决策者呢?”

话说的非常实际,但是陈远鸣并不觉得这是个无法突破的壁障,恰恰相反,这时代正是东西方交融加深的关卡,如果没有记错,第一部美国分账大片《亡命天涯》1994年就会在国内上映,从而拉开大片引进的序幕。

至于后世不少人口诛笔伐的广电总局,其实早期的电影过审标准也堪称奇葩,像《黑太阳731》这样的电影,其他国家能不标注nc-17公开上映?或者敢在cctv这样的国家电视频道里直接播放?偏偏中国就正大光明的放了,还不只放映了一次。其他诸如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或者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不也都题材独特,有着十足的“犯禁”潜质,但是在90年代前期,他们确实是公开放映,而且广受好评的。

这个时代最为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它在闭塞的同时,也是勇于尝试的,只要遵循那位老人的路线,就不会犯错,至少不会犯大错。而那些优秀的影片,包括香港电影鼎盛时期的佳作,不该只通过省市的闭路电视频道,或者乌烟瘴气的录像厅偷偷摸摸盗拍盗映,它们本该有另一种方式,正大光明的进入观众眼帘。

所以面对林学文的诘问,陈远鸣没有半点犹疑,而是笑了笑,“我为这个公司投入了超过5千万人民币,而你不过是个策划案负责人,我都不怕,你怕什么。既然敢投入,我自然就玩得起,也输得起,所以不妨走点超越前人的路子。志当存高远,敢为天下先嘛。”

“你……”林学文的嘴角抽了抽,好悬没飙出脏话。但是在认真打量了对方半天后,他发现眼前这个少年真的不是在耍人玩儿,也没有彻底疯掉,而是很认真的叙述着自己的想法,或者说,是为了这只飞燕谋划着未来远景。

敢为天下先?哈,自己这个策划人又何尝不是开了中国先河。身为人大经济系的硕士毕业生,难道他的勇气和智慧还比不过一个十几岁的毛孩子?而且老实说,开办公司后除了几个小到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单子外,他至今仍没有一个能够拿出手的策划案例,如果把飞燕vcd作为自己的第一个杰作,又会为事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激将法用的可不赖。”半天后,林学文哂然一笑,重新悠哉的靠回了椅背上。

陈远鸣微微一笑,“那也得对的是将才。”

“哈哈。”林学文这次倒是没在意对方耍的花腔,“不过话说在前面,如果重新制作这个策划案,我要分到的可就不只是一百万的价码了。”

“哦,说道这里……”陈远鸣的神情中带出几分揶揄,“我倒是有两个方案,一个是直接付给你五百万人民币作为报酬,另一个嘛,则是给你飞燕公司3%的股份,你要选哪个呢?”

“你……”这一刻,林学文脸上的表情简直精彩极了,嘴唇抖了两下,他终于噗的一声笑了出来,“你行啊,连白条都打上了,这是想空手套白狼?”

“是空手还是金山,不也要看看你自己的水平吗?”

林学文闭上了嘴,仔细端详了面前的少年片刻,终于站起身来,再次朝他伸出了右手,“你是个挺有趣的家伙,你的公司也是。这次就算上我一个吧。”

陈远鸣笑了笑,坦然的握住了那只手,“我对自己的眼光相当自信,也希望这次能够合作愉快。”

三天后,带着自己工作室的7人团队,林学文坐上飞机,跟陈远鸣一起驶向了飞燕的大本营。

(本章完啦嘿嘿嘿)

55第五十五章

“你花了多少?”看着面前神态自若的少年,孟力生忍不住又问了一遍。

“3%的股权,稀释我自己那份。”陈远鸣端起手边的茶杯,品了一口,如今飞燕董事长办公室的茶叶品级也升了好几档,喝起来口齿留香。

“只为了一个广告策划?那小子给你下迷药了吗?”孟力生忍不住一拍桌面,“远鸣你真是……”

“你急什么。”坐在一旁的燕教授伸手拦住好友,把刚才翻看的资料塞了过去,“先看看这个策划案再说,听远鸣说这还是初稿?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

“不就是个企划,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孟力生嘟嘟囔囔翻开了本子,照着大纲看了下去,谁知一眼过去就钉在了那里,眼睛几乎都不带眨的刷刷往下翻去,半个小时愣是没吱一声。

过了许久,他终于挪开了视线,愕然的看向陈远鸣,“这玩意是他写的?全都是?”

“是啊,只花了4天时间。”陈远鸣不紧不慢的答道,顺便又扔出个砝码,“而且这玩意是只值1百万的初稿,3%股权那版还在写呢。”

孟力生简直要说不出话来了,都写到这种程度了,还只值1百万?!如果这个构思能够顺利实现,飞燕在中国做大简直就是必然,vcd盘片根本就不用愁,宣传方式更是别致到让人击节而赞,这玩意还不是最终版?!

“我也挺好奇的。”燕教授推了推眼镜,“都把企划做到这种程度了,还有什么可不满的,你那3%到底花哪儿去了。”

“从中国到世界啊。”陈远鸣笑了,“别忘了硅谷实验室,等到mpeg-2正式确立,下一代光盘诞生,这桩生意就不只限于大陆这块土地了。”

“好大的气魄。”燕乔森哑然失笑,“当初跟我说扩大实验室时,你就想进军好莱坞了?”

“既然飞利浦和索尼能制定‘红皮书’,我们凭什么不能参与制定个白皮书呢?”

所谓“红皮书”是指音乐cd的规格文件书,划定了所有音乐形式的cd光盘标准,也是进入cd光盘制造业必须要遵守的规则。从cd光盘开始,所有光盘标准都由几大公司把持,最开始是飞利浦和索尼,后来扩展到先锋,构成了cd业界的3c巨头。然后是日立、松下、三菱电机、时代华纳、东芝、jvc联盟的dvd标准6c集团,再加上杜比公司、dts以及mpeg-la等等,层层迭迭的标准专利像一道道枷锁卡住了中国dvd业的命脉,让这个庞然大物举步维艰,沦为利益集团的盘中餐,砧上肉。

然而现在呢?如果想制定vcd标准,飞燕就会成为一个无法绕开的存在,有了vcd标准,有了mpeg格式和css算法,任谁都无法轻易抛开他们单独行动。但是光有这些还不足够,比起那些国际巨头,飞燕的身板太脆弱了,根本无法抗击他们的合力冲击,所以才必须凝结起一个同样可观的利益集团,以这个身份介入下次dvd标准之战。

在座的没有傻子,孟力生摸了摸下巴,“制定个什么白皮书也不是不可能,不过如果真按照这种思路前进,我们飞燕一家是不是就太势单力孤了?”

“我们可能需要的不只是光盘厂,也不只是影业公司,是不是也要有同等分量的制造商呢?就像飞利浦和索尼,进军同样的领域,却又是合作联盟,这种良性的竞争反而有利于产业发展。”燕乔森也琢磨出了点门道,若有所思的说道。

陈远鸣这次是真的松了口气,是啊,如果想要真正发展壮大,只有飞燕一家vcd机制造厂也是不够的,他们需要的是更加强大的联盟,是一家甚至几家共享专利权的盟友。然而飞燕毕竟不是他一个人的,想要通过这个思路,就必须说服眼前两位合伙人。增加盟友就意味着放弃独大和垄断这两条极其诱人的香饵,其中利益得失足够让人纠结万分。

谁知还没等他开口,这两人就已经抓住关键问题,而且主动提了出来。陈远鸣不由再次感到了由衷的庆幸,这两位虽然没有足够的经商天赋,但是他们的心胸和气魄依旧让人赞叹,敢为天下先又何尝不需要大智大勇呢?

放下了手中的茶杯,陈远鸣笑着摇了摇头,“道理是这样,但是不一定马上就要行动,先等vcd上市吧。到时肯定会冒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届时再做考虑就好。”

这话说的孟力生和燕乔森都是一阵苦笑,是啊,就算有了专利权,就算有了利益同盟,在中国这片大地上,会被眼前巨大蛋糕吸引的狂蜂浪蝶又何止一二?不过现在确定了盟友计划,将来的问题也会变得简单起来吧。强大的、有实力的,自然可以当做盟友来扶持。而那些没实力又没能力的低端仿造者,合力打压下去就行了。

“你们这些搞商业的,总是这么一套又一套。”孟力生发出了一声叹息,在这上面他是真的服了,术业有专攻,有些事情不是他努努力就能解决的。

“不过这么说来,老孟,咱们这次是找对人来吧?”燕教授倒是哂然一笑,他毕竟是硅谷出身,早就习惯搞技术的和搞管理的能力差异,如果没有这种天赋,找个有天赋的不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