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郎是赚钱能手 第8章

作者:西瓜啵啵柚 标签: 生子 布衣生活 种田文 市井生活 古代架空

月笙一听就明白这一大早的是因为什么闹得不愉快了,“没事儿,乔乔想来就来吧。只是生意可能不好,开不了几个钱,这个得提前跟乔乔他们说清楚。”

“你不生气吗?”

“唔,也不是什么大事儿。而且重山毕竟是个男孩,我和他两个人在外面摆摊,说不定会让人说闲话,乔乔来帮忙也好。不过你得跟大娘说一下,下次有什么事儿还是提前说一下,免得弄得不愉快。”

就月笙嫁过来的这些日子来看,大伯一家都挺和善,没什么坏心思,顶多就是有些小算计,但也无伤大雅,这么多年对李轻舟他们也颇有照顾。而且明明可以自己去摆摊,最后也只是遣了乔哥儿来帮忙,还是拎得清的。

李轻舟再三确定月笙是真的不在意,而不是顾及亲戚关系后才叫了李乔过来。

“你可以过来给你堂嫂帮忙,但是你一定要听他的话,不能乱来。而且这之后生意肯定不像端午那日好,今天先去试试,回来再看看给你多少合适,但肯定没前日那样多,你要自己考虑清楚。”李轻舟严肃着一张脸跟李乔嘱咐。

“嗯嗯,我会听堂嫂的话的。”李乔忙不迭点头。

“那你就去帮重山处理小鱼吧。”

月笙看着依言乖乖去杀小鱼的李乔,有些好笑,小声跟李轻舟说:“你好凶,看把乔乔吓成什么样了。”

李轻舟低头在月笙脸上亲了口,“放心,我不会凶你的。”

月笙慌张看了眼四周,见没人注意他俩才松了口气。他有些气恼地瞪了眼李轻舟,“不正经。”

这次只做了约摸二十斤鱼肉的丸子和一百二十条刁子鱼。因为觉得摆摊时要看顾两口锅有些麻烦,便在家里就把所有的鱼丸子都煮好了,才去了镇上。今天镇上没什么热闹,嫣嫣就留在家里陪着陈秀云。

到了镇上,李轻舟先去四处转了转,果然见着了好几个卖炸鱼和鱼丸的,其中还有同村人。李轻舟最后找了个离其他炸鱼摊子远些的空位,一次□□了十天的租子,才领了月笙他们过来帮着把摊子支好。

“那我就去撑船了,有什么事就去河边找我或者去肉铺上找爹。”

“嗯,你去吧,不用担心我们。”

李轻舟摸了摸月笙的头,才转身去了河边。

“小老板,那日端午在河边摆摊儿的是你们吧?”三人在摊子前站了好一会儿才迎来了第一个客人。

“没错,是我们。”

“我是瞧着有些眼熟,那日在你们摊子上买了鱼丸子回去,老人家特别喜欢。你们昨天没来摆摊儿吧?我昨个儿在另一个摊子上买了些丸子回去,总觉得差点意思。今日可算是碰上你们了。”

“昨日有点儿事,就没来。您看看您要些什么?”

“那给我来个三文钱的丸子,还有两文钱的炸鱼。你们后面还来摆摊儿吧?”

月笙动作麻利地将裹好面糊的小鱼放进油锅里,“还来的,您要想买就来这儿就行。”

“哎,那就好。”

“给,您的十五个丸子和六条炸小鱼。丸子今天是在家里煮的,可能有些凉了,烦您自己回去热一下。”

“不碍事儿,拿回家煮汤吃正好。”

“那您慢走!”

有了第一个客人,生意就渐渐好起来了,其中大部分都是端午那日来吃过的,都觉得还是月笙摊子上的味道好些,鱼丸劲道,炸鱼香酥。而且几个小老板容貌俊秀,穿得干净整洁,说话也是和和气气地,瞧着就让人舒心,相比之下他们就更愿意来月笙的摊子了。

还有好些客人都在问有没有虾饼,月笙几人只得一个个解释,河虾肉少,又不太好捞,还得过些日子。

今日客人确实比端午那日少了许多,不过他们东西准备的也不多,竟然未到午时就卖完了。

“这就卖完了?”李乔看着空荡荡的木盆还有些不可置信。

“嗯,卖完了。”月笙也没想到,看来镇上的人比他想象中有钱,今日来买鱼丸的大部分都是两文、三文的买,少有买一文的,都说回去煮汤烧菜要方便许多,尤其是那厨艺不好的,更加省心。

几人收拾了摊子正准备回家,却被人叫住了。

“小老板们等一等,等一等。”来人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叔,长相有些憨厚。

“我们今天已经卖完了,您要买东西得明日了。”月笙以为这人是来买吃的。

大叔摆了摆手,“呼呼,我不是来买东西,我是有生意想和你们谈。”

“生意?”

“对,鄙人姓彭,我在东街有一家彭家汤面。寻常也就是放些鸡蛋、肉块在面里,以前也试着放过鱼肉,但鱼肉刺多而且总有股腥味,买的人不多,就没做过了。前日吃了你家的鱼丸,觉得味道很不错。自己做又要买鱼还要费时费力处理,便想着从你这儿直接买些丸子,也算换个花样。小老板觉得意下如何?”

月笙一听彭家汤面便有了印象,这是家老店了。每日生意很是红火,汤面味道很好,尤其以阳春面出名。

送上门的生意,月笙自然不会拒绝。经过二人商议后,月笙需每日向彭老板以三十文的价格提供八斤鱼丸,而彭老板承诺一年内不在其他人那里购买鱼丸。这样月笙每日可以获得约二十五文的收益,对彭老板来说也比较优惠。两人立了字据,签字画押,便算是成了。若是有一方违约了,是可以拿着占据去县衙告状的。

月笙今日赚了钱,又谈了庄小生意,很是高兴,他招呼着同样满脸喜色的李重山和李乔,“今天请你们吃大肉包子。”

大肉包子两文钱一个,面皮松软,咬一口就有肉油流出,月笙一下买了七个,李轻舟两个,剩下的一人一个。

到了渡口,等了一会儿,李轻舟才从河对岸过来。李轻舟一眼就瞧着了在岸边啃包子的月笙。

“这么快就卖完了?”李轻舟将船靠岸,等客人们都下了船,就赶紧帮着月笙他们把东西搬上了船。

“嗯,卖完了。还和彭家汤面做了点小生意。”月笙迫不及待地和李轻舟分享喜悦。

“这么厉害!”李轻舟由衷赞叹,同时他也觉着这或许是个新的机会,“既然有面馆需要鱼丸,说不定还有其他饭馆也有需要,我明天去四处问问看。”鱼丸看着简单,但要是要大量的做,还是比较费时费力的,尤其是还要从鱼贩子手里买鱼再加工,李轻舟越想越觉得能成。

月笙略一思索,也觉得兴许有戏,“我觉得可行,你去得时候记得带些丸子,总要让人尝尝才好。”

“嗯。今日卖得这么快,明日还要多备些吗?”

“鱼丸子就不了,明天还要准备面馆的份,多了忙不过来。小鱼可以多些,若是明天能谈几个馆子,日后鱼丸怕是还要少些才成。有时间我再琢磨琢磨有没有其他东西可以卖。”

“慢慢来,不着急。”

回到家,李福贵和他娘江凤仙竟然也在,见了他们回来,两人脸上都有些窘迫。

原是李轻舟早上送了月笙他们过来之后,就回去找了李福贵说了李乔来帮忙的事儿。李轻舟和李福贵就差了几个月,两人从小就关系好,一听这事儿,就知道他娘做得有些欠妥了。轻舟哥好不容易娶了媳妇儿,这才嫁进来没几天,刚刚做了点小买卖,他娘就想去分一杯羹,若是让嫂子因此生了芥蒂可就是罪过了。

这不就跟他娘一起过来赔礼了。

“那个,嫂子,实在对不住,我娘她就这样的性格,乔哥儿也给你添麻烦了,我们这就领他回去。”李福贵是个嘴笨的,绞尽脑汁也就说了这么几句。

“月笙了,大娘我也是心急,我就是想着乔哥儿也不小了,想让他也跟着学学本事,顺便赚点铜板傍身,我真没其他意思......”江凤仙也紧跟着表态。

“我都知道的,乔哥儿来帮忙我很高兴,以后也少不得要他帮忙。就是大娘日后有什么事儿还是要提前跟我们说,今日乔乔突然过来,我们还以为是家中出了什么事儿,可把我们吓坏了。”月笙笑着对两人说。

“哎哎,是该提前说,是该提前说。”

之后月笙又当着江凤仙和李福贵的面,给李乔结了二十文的工钱,也说了李乔每天都可以来帮忙,每日工钱都不会低于二十文。按着今日的情况,每天也就差不多忙半日,二十文已经不低了。江凤仙笑成了花,连连夸赞月笙。

送走李乔几人,李轻舟便又回去撑船了,等晚些时候还要去捞鱼。

月笙一个人回房算了算今日的收益,虽然比端午那日低了许多,但也有九十多个铜板,对于乡下普通人家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

赚钱第一步:鱼丸加工厂

第13章

==================

第二天李轻舟送了月笙他们去摊子上,就拎了两竹筒鱼丸子去挨个馆子询问了。过程自是不太顺利,有些馆子话都没听他说完就将人轰了出来,有些人不仅不收他的货,还大肆羞辱了一番。李轻舟受了不少白眼和奚落,但他也并不气馁,这家不行就换下家,几乎把整个清河镇的吃食店问了个遍。过程十分艰辛,最后倒也谈拢了两家,一个是悦来客栈,定了每日十斤,算三十八文;一个是卖涮锅子的,每日要十五斤,算五十六文,不过都只定了半年的。

这样一来,每天往馆子里就要送三十三斤的鱼丸,加上自己摊子的就有五十多斤,人就辛苦了些。而且做得多了,自家的番薯粉和鸡蛋就不够用了,只能花钱买,成本也提高了。但就算如此,每日也依然能有一百八十文左右的进账,月笙给李乔的工钱也涨到了三十文,他自己还能得差不多一百五十个铜板。若是哪日虾捞得多了,还能再添个十几二十文的。

兜里的钱多了,连带着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就连病怏怏的陈秀云气色都好了许多。

现在天气热,在外面时间长了怕东西变味儿,月笙每日就只摆半天的摊儿,哪怕生意再好,也没加量。去镇上的人也多集中在早上,太阳烈起来后,李轻舟也拉不上什么人,于是等接了月笙他们就也跟着回家了。

正好地里的土豆也可以挖了,回到家吃过陈秀云准备的午饭,稍作休息,几人就带着背篓、箩筐、镰刀和锄头去了地里挖土豆。

李轻舟家的土豆是和玉米套种的,因为有玉米叶子的遮挡,倒是不怎么晒,但在玉米行里钻来钻去,难免被玉米叶子刷脸,弄上一会儿就又刺又痒。

虽说家里人都让月笙就在家里待着就好,他还是跟着下地了。月笙还未出嫁时也是会下地干活的,并不像村里传得那样娇生惯养。江家确实是会花钱请人做活,但多请一个人就要多花一份钱,所以他和爹娘都是要下地的,只是比起其他全靠自家人的人家就要轻松得多。

土豆的茎叶还是绿油油的,用镰刀割回去,剁碎了晒干还能留着喂猪。月笙已经和李轻舟商量好了,等来年开春了就抱两只小猪仔回来养着。

所有土豆茎叶割完之后,李轻舟和李重山就在前边儿挖,月笙就跟在后面把土豆捡进筐里。挖出来的土豆背回家后先在屋里堆几天,把粘在上面的泥巴晾晾干,之后要把挖破了的、有虫眼的和特别小的都拣出来,其他的都存到地窖里,省着点儿可以一直吃到明年挖新土豆。

“呼,可算是全弄回来了。”李轻舟把最后一篮土豆倒在墙角。

“是呀,又能松快一阵了。”月笙给李轻舟倒了杯水。

李轻舟接过水,猛灌了口,“这几天累着了吧?”

月笙摇了摇头,“我还好,重活儿全让你做了,我都没怎么出力。”打鱼丸、撑船、挖土豆、背土豆,这些费力的活几乎都是李轻舟在做。

“我力气大,做重活儿不是应该的嘛。”

月笙却不赞同,“力气大也不是这么造的,累狠了到时候有你难受的。还是得多攒些钱,以后农忙时就请几个帮工,自己就用不着那么累了。尤其是重山,还在长身体呢,总这样下力气也不好。”

“嗯,听你的。”李轻舟也知道月笙说得没错,他娘可不就是硬生生累垮了的嘛。说来说去还是没钱惹的祸,这几日撑船生意也不太好,还是得去镇上或者县里看看有没有活干。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月笙便去厨房帮着陈秀云做饭了。

中午还有剩饭,月笙就没另外煮,而是做了炕土豆。李轻舟家的地薄,又没有多少粪肥,所以土豆有许多小个头,这样的不好削皮,也不好切,拿来做炕土豆最合适不过。

小土豆洗干净之后水煮,将皮剥干净。锅里多放些油,然后将剥好皮的土豆倒入油锅中,翻炒两下,盖上锅盖,小火慢炸。炸至外皮焦黄,能够用锅铲压扁时就可以捞出来沥油。待把锅里的油都盛出来后,把小土豆重新倒入热锅,加入盐、酱油、蒜末、花椒粉、胡椒粉、辣椒末和葱花翻炒,就可以出锅了。若是不喜欢吃整个的,还可以用锅铲压扁后翻炒,这样能更加入味。

做完炕土豆,月笙又挑了条鱼做了一大钵鱼片汤。鱼肉顺着尾部片成薄片,加入盐、酱油、胡椒粉、姜丝、蛋清和少量番薯粉抓匀腌制。鱼头和鱼骨也不能浪费,热锅烧油,将鱼头和鱼骨放入锅中煎至金黄焦香,加入姜片蒜瓣,然后加水煮开后将鱼片一一放入锅中,加盐调味,待鱼片发白之后,就可以起锅了。

最后月笙又炒了个四季豆和韭菜鸡蛋,一顿丰盛的晚餐就算完成了。炕土豆焦香绵软,油香味十足,鱼片汤汤汁奶白香浓,鱼片嫩滑爽口。忙活了大半天,本就饥肠辘辘,饭菜又如此可口,自是被消灭的干干净净,连一口汤都没留下。

土豆晾了几天之后,表皮的泥已经干枯,土豆一直堆在屋里,这儿一堆那一堆的也不好,太占地方。于是一家人一有空便搬了板凳将土豆分一分,大些的完好的就送到地窖里,小的用麻布袋子装起来放在屋里。破损的不多,直接放灶房里,紧着吃就行。

一番分拣下来,小个的切不上手的那种还挺多,家里也不可能天天炕土豆吃。最后月笙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洗些土豆粉出来。洗土豆粉和番薯粉工序是一样的,将土豆用清水多次搓洗干净,然后剁成碎末,加清水多次淘洗。淘洗之后的水用纱布过滤,再静置,木桶底部就会沉积白色的土豆粉。将表面的水倒掉,粉块取出来晒干,之后保存个一两年都没问题。

晒干后的土豆粉可以加点糖,直接用开水冲食,是有些透明的膏体,软滑香甜。或者将土豆粉加凉水调成糊状,放盐、花椒粉等调味,然后放一点点油润锅,将调好的糊糊倒入锅中,摊成一张略有厚度的饼,待饼表皮有些变焦,就可以出锅。大饼切成一小块一小块,之后和腊肉、葱段一起炒,味道很不错。

不过月笙最喜欢的还是拿土豆粉来做鸡蛋皮,舀一小碗土豆粉,打上三四个鸡蛋,加水混合,尽量调稀一点。做鸡蛋皮时灶里不用加大火,只要保证锅是热的就行,舀一勺调好的蛋糊顺着锅底边缘浇一圈,很快就能得到一张蛋皮。摊好的蛋皮切成长条,可以像面条一样煮着吃,口感香滑。

土豆粉晒好之后,月笙就煮了一回鸡蛋皮,放上一点青菜和肉丝,比擀面条还香。

--------------------

第14章

==================

“娘。”月笙拍了拍院门。

“月笙,重山,你们回来了,今天热坏了吧?”陈秀云很快就来开了门,看着两人又背又提,脸上晒得红扑扑的,“快进屋歇歇。”

“嫂嫂,二哥。”嫣嫣也跟在陈秀云后面出来。

“今天确实有些热了。”月笙掐了掐小丫头的脸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