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郎是赚钱能手 第32章

作者:西瓜啵啵柚 标签: 生子 布衣生活 种田文 市井生活 古代架空

今日外边就小雨不断, 雨水顺着屋檐好似断了线的珠子, 落在地上溅起了水花, 时不时地有凉风越过门窗透进屋里。

店里坐满了客人, 杯盏碰撞的声音、七嘴八舌的说话声盖过了雨声, 热闹非常。

月笙站在柜台前, 一手无意识地拨弄着算盘,眼皮却有些沉。春困秋乏或许是没说错的,这些日子月笙总是觉得困极,好似怎么都睡不够。好在如今他不用再掌厨,只需要待在前边儿招呼客人、算算账,再时不时地去后厨查看一番,还能有偷偷打盹儿的空闲。

七月中旬的时候,月笙总算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厨子。厨子姓冯,叫冯贵,是个四十多岁的胖大叔,家就住在清河镇东面的一个小村子。冯贵原是在一个更大些的饭馆做厨子的,那饭馆除了冯贵,前几月来了一个新厨子,听说是账房先生儿媳的亲哥哥。新厨子在后厨很是霸道,冯贵看不惯,跟他理论了几次,就被记恨上了。之后冯贵被他诬陷偷了后厨的肉油回家,冯贵废了番功夫才洗清嫌疑,却是不愿再在那里待下去,就辞工回家了。

七月中冯贵在镇上闲逛时,碰巧看到了月笙张贴的招工启示,虽然一月三两的工钱比之前低了许多,但是店面小,就少了些弯弯绕绕,他便去试着问了问。最后自然是两方都对彼此比较满意,冯贵便在月舟渔味留了下来,月笙也得以轻松了许多。

就在眼皮快要阖上的时候,月笙感觉面前投下了一片阴影。

“这位客官,您……”月笙慌忙惊醒,等抬起头口中的话却卡了壳,继而脸上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轻舟,你回来了!”

李轻舟便也笑着点头,“嗯,我回来了。怎么站在这儿就睡了?是不是累了?”

月笙拍了拍自己的脸颊,“唔,倒也不累,就是有些犯困。你吃饭了没?饿不饿?”

“是有些饿了,我在门口就闻着饭菜香了,感觉现在能吃三四碗饭。”这倒不是李轻舟夸大,他还是早上在船上喝了粥啃了饼子,这都已经午时过了,早就饥肠辘辘。

月笙没忍住笑出了声, “那你先去把包裹放着,顺便洗洗把湿衣裳换了,我去看看给你弄点吃的。”

月笙说完,也不待李轻舟答话,就喊了李乔过来,“乔乔,你在这儿帮忙看一会儿,我去给你哥弄点儿吃的再来。”

“你们去吧,这儿不用担心,我和重山忙得过来。”李乔跟着月笙习了字,又学了打算盘,如今处理起这些事儿也越来越得心应手,月笙对他很放心,没再多说,就和李轻舟一起从柜台旁的门进了后院。

“找到合适的厨子了?”一进门,没了旁人,李轻舟便也没了顾忌,顺势就拉上了月笙的手。

可能是在外面久了,李轻舟的手还有些凉,但月笙却没挣,任由他有些粗砺的指腹在自己手心摩挲,“嗯,上个月就找到了,以前也是在饭馆做厨子的,还有跑堂的我也招了个。”

李重山到底性子有些太闷了,月笙招厨子时就顺便招了个跑堂的,是个十五岁的少年,大家都叫他顺子,人有些矮瘦,但很机灵,又能说会道的。

“之前在别的饭馆做厨子,怎么又换了地方?”顺子刚刚李轻舟在前边儿已经见过,他就没多问,对这个厨子他还是有些在意。

月笙知道李轻舟的顾虑,是怕这人有问题,便简单跟他说了缘由,“我托爹帮忙打听过了,确实是有那么回事儿,想来是没问题的。”

李轻舟这才放了心。

说着话,两人便到了后院厢房。后院共两间厢房,都被收拾了出来,一间里面摆了床铺,是月笙和李乔平日歇息的。另一间则充当了仓房,里面摆了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还有两张竹编的躺椅,其他人累了也能歇歇。

月笙帮着李轻舟把东西放好,两人便去了后厨。李轻舟去打热水洗漱,月笙则给他做饭。

米饭都是现成的,菜也都有处理好的,只用烧火炒炒就成。月笙拒绝了冯贵的帮忙,自己亲手给李轻舟做了个水煮鱼,又炒了碟韭菜鸡蛋、切了两根鱼肠。

李轻舟着实饿得狠了,饭菜端到厢房里,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月笙就坐在一旁给李轻舟夹菜,小声说着家里这一个多月发生的事儿。

“汤圆和不知到哪里来的野狗打了一架,身上的毛掉了好几块,不过好在没伤到皮肉,就是有些丑。你回去可别笑话它,小心它咬你。”

“又有一只母兔子下了崽,不过比上次的少了一只,只有三只,我给乔乔捉了一对回去。”

李轻舟听得认真,时不时地搭上两句,又或者给月笙喂上一口菜。

李轻舟果然没说谎,直吃了四碗米饭,所有菜也都吃了个干净,才停下来。

“你别动了,我来收拾就成了。”李轻舟制止了月笙准备收拾碗筷的动作,自己动作麻利的把脏碗筷收拣了送去后厨给秦凤莲洗了。

等他回来,就见月笙已经趴在桌上,枕着自己的手臂睡着了。

李轻舟看得有些好笑又有些心疼,还说自己不累呢,就这么会儿功夫就睡着了。

他放轻了动作,小心翼翼地走过去,一手伸到腋下,一手穿过腿弯,轻轻松松就把月笙抱了起来。

月笙似有所觉,迷迷蒙蒙睁开了双眼,就和李轻舟视线对了个正着,“我这是睡着了?”说着就要下来。

李轻舟却抱得更紧了些,“你就在这儿安安心心地睡会儿,我去帮忙就行了。”

月笙打了个哈欠,眼角都沁出泪来,他确实觉得疲累的很,闻言也就没拒绝。乖乖让李轻舟把他抱到了床上,又由着李轻舟给他脱了鞋袜和外裳,像哄小孩子一样轻轻拍着被子。

见月笙闭上眼睡着了,李轻舟才收回手,在他额头上轻轻贴了一下后,悄声退出门去。

月笙这一觉睡得有些长了,一觉醒来,都已经打烊了,冯贵和顺子都已经回了家。

“你是不是长肉了?”月笙睡觉那会儿,他就发现了,不过怕打扰到月笙,他就没说。这会儿伺候着醒来的月笙穿衣裳时,他到底是没忍住在那肚子上揉了一把,果然软乎乎的,手感很舒服,李轻舟又捏了捏。

月笙一僵,有些迟疑地掀开上衣下摆瞧了瞧,确实是长了些肉,他居然一直都没注意到。回想到最近,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天没那么热了后,食欲就好了起来,这些日子好像是吃得多了些。”

李轻舟见月笙一脸苦恼,笑着在他头上摸了摸,“长肉了才好呢,你之前就是太瘦了,以后还得多吃点儿才行。”

月笙这才高兴了些。不过后面几天月笙都在有意识地控制食量,可惜吃得少了总觉得饿,加上李轻舟一直说没有必要,还给他备了不少小零嘴,他也就放弃了。

转眼又到了中秋,月舟渔味放了一天假。月笙给秦凤莲他们结了一月的工钱,又给每人发了两斤面粉,一斤糯米粉,虽然不多,但收到的人都很高兴。

“凤莲婶子说让我们去她家打桂花,我想着若是多的话,就给她些银钱,多弄些回来。还有别家有桂花的也收回来,做些糖渍桂花和桂花糕,可以拿到铺子里卖。”月笙一边用油纸包着月饼,一边和李轻舟商量。

虽说店里是做饭菜的,但月笙之前做过杏仁糕在店里卖,小小的三块糕摆在白瓷盘子里,卖上五文钱一份,买账的人竟然不少。所以昨个儿秦凤莲邀月笙去她家打桂花时,他就有了这个想法。

李轻舟知道月笙说出来定是有把握的,便点头道:“那再包一份月饼,我们先去凤莲婶子家看看,完了去托村长帮忙在村里喊上一喊。”

秦凤莲家院子里栽了两颗桂花树,老远就能闻见桂花香,地上更是落了黄灿灿一片。她一听月笙要拿钱收桂花去做糕点卖,哪有不同意的。

其他人家得到消息也都高兴得不得了,根本用不着李轻舟上门,他们自己就把桂花打了给送过来,生怕李轻舟他们反悔。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去前边儿招呼客人的活儿就交给了李轻舟。月笙则在后院儿专心做起了糖渍桂花和桂花糕。

糖渍桂花做起来简单,桂花挑拣清洗干净后,晾干水汽,用盐稍微腌一下。然后寻个坛子,一层桂花,一层糖装好,密封放在阴凉处腌个四五日就好。

桂花糕也不难。粘米粉、糯米粉和糖加水拌匀,至能捏成团不散就成,然后过筛,均匀铺进甑子里,撒上一层桂花,开水上锅蒸两分钟就好了。

糖渍桂花水又香又甜还解腻,桂花糕也是香甜绵软,自是都赢得了客人的好评,卖得十分不错。

--------------------

感谢在2023-08-12 06:11:07~2023-08-14 13:39: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冲冲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0章

==================

又是一年秋收季。

因为要顾着店里, 今年秋收李轻舟干脆请了六七个人把地里的活儿全包了,每人每天给六十个铜板,也不用管饭。陈秀云和嫣嫣在家只要隔段时间去地里查看一下, 送点茶水就行, 李轻舟还托了他大伯帮忙照看。如此一来, 他们就能放心在镇上做生意了。

今年算得上是风调雨顺,又没什么病虫害, 地里的收成都很不错。

李轻舟家今年多种了两亩地,番薯暂时还没收, 南瓜却是都摘回家了。几分地的南瓜, 大大小小的摘了许多车, 在院子里小山似的堆了好几大堆。

“这么多南瓜呢?”月笙他们关了店一回家就看到了院子里大大小小、或圆球形、或葫芦状的黄皮带把南瓜。长在地里还不觉得,摘回来摞在一起就觉出多来。

“大牛他们今天帮着把地里的全摘回来了,拉了好几车呢, 这下猪有得吃了, 就是这家里好像没那么多地儿放。”陈秀云说着话, 顺手就提了一个南瓜, 拿到旁边的破木盆里剁成了几块,露出里面黄澄澄的瓜肉。

李轻舟把手里提着的木桶放过去, 里面装的是店里客人们吃剩的饭菜。自打开了饭馆, 家里的猪每天晚上就是吃这些,再配点青草、番薯叶、瓜果什么的。吃得好了, 猪也就肉眼可见地壮了起来。

“明送一车去店里吧, 直接蒸, 或者炸南瓜条、南瓜饼, 也能添几道菜。”月笙也去挑了个圆溜的大南瓜, “今儿晚上多发点面, 蒸一锅南瓜馒头吧,明早上热一热也能吃。”

李轻舟回来后,就接了月笙的活儿,他现在是越发清闲了,每天也不做别的,就琢磨着给店里添新菜。前些日子做了桂花糕,最近又在村里收了许多板栗,做了板栗酥饼和板栗糕。

“这儿我来,你去找几个麻袋,挑些大个的、长得好的南瓜装着,明儿早上好拖去镇上。”陈秀云拨开李轻舟伸过来的手,自个儿把剁好的南瓜扔进装着剩菜剩饭的木桶里,提去后院儿喂猪了。

李轻舟便和李重山去找麻袋装南瓜,月笙则抱着大南瓜去了灶房蒸馒头。

老南瓜削去外皮,切成一块块的放到蒸笼里蒸上一两刻钟,轻轻一按,就能软烂如泥。然后加入面粉,少许猪油和一团老面,像平日里做包子馒头一样,揉面发面就成。

趁着蒸馒头的时候,月笙和陈秀云又炒了个豆芽菜、腊肉笋干,还煮了一钵鲫鱼冬瓜汤。

加了老南瓜蒸出的馒头金黄漂亮,即使没加糖,也是十分香甜。南瓜蒸好后,月笙就没忍住偷吃了几块,等开饭后更是一连吃了三个大馒头,喝了两碗汤才觉得饱了,没再继续吃。

第二日一早,揣着热好的南瓜馒头,李轻舟就赶着牛车拉上南瓜和其他蔬菜,乘着大渡船去了镇上,月笙等人则搭了小船随后才到。

月笙去了店里就把昨夜新写好的小木牌挂在了墙上,如今店里的墙上已经挂了很多个小木牌,上面写的都是正在售卖的菜名,方便部分识字的客人点菜。

上午的客人很好招待,鱼丸早就煮好了,炸鱼也备了一些,都用木盆装着放在前厅,客人要多少直接数就成。只偶尔有人来吃鸡蛋皮,才需要人报菜传菜。

“黎哥儿,你怎么过来了?”李轻舟兄弟俩就能应付客人,月笙便和李乔在后头院子里择菜、洗菜。月笙一抬头便看见了正走过来的张黎,他今日没扎小辫子,乌发用一支银蛇样式的簪子绾在脑后,面上带着轻浅的笑意,整个人都柔和了很多。

张黎正想开口说话,就闻到一股子鱼腥气,还有厨房传出的油烟味,到底没忍住,偏头干呕了一下。

这可把月笙他们吓坏了,忙过来帮着张黎拍后背,“怎么了?可是哪里不舒服?”

张黎却是笑了,“没事儿,我就是有些闻不得油腥气儿。”

月笙和李乔都有些疑惑地看着他,黎哥儿自己不是打猎的吗,怎会闻不得腥气儿?

张黎伸手轻轻摸了摸肚子,“是因为肚里揣了崽才这样的。”

“呀,真的?什么时候的事儿?”月笙和李乔都惊喜地叫了起来。

“已经满三个月了,其实诊出来有段时日了,只是奶奶说月份太小,不宜声张,就一直没告诉你们。”

“奶奶说的没错,是不能声张。”民间一直有这样的说法,月笙他们自不会怪张黎,只为他感到高兴。

几人说着话,就到了厢房,月笙扶着张黎在桌前坐下,又给他倒了杯水,“你近来感觉怎么样?可能吃得好睡得好?”月笙是见过他娘怀锦书的,害喜的厉害,总是吐,睡觉都不太安稳,就有些担心张黎。

“是经常犯恶心,也不太吃得下东西,最近只喜欢吃酸的。睡觉倒还好,每天都睡不够似的。”

“吃不下东西也得坚持吃,你现在肚里还揣着一个呢,可不能饿着了。”月笙得了张黎允许,也轻轻摸了摸他的肚子,感觉很是奇妙。

李乔看看月笙,又看看张黎,却是嘀咕开了,“睡不够,吃酸,倒是和堂嫂差不多呢,就是没见过堂嫂犯恶心,饭量变大倒是真的。”

月笙一听,手下动作一顿,他近来好像确实也喜欢吃酸,前些日子李轻舟买了两斤青橘子回来,其他人都说酸,他吃着却是正好,最后橘子全进了他的肚子。但月笙想了想,还是觉得有些不太可能,他见过的孕妇都会有些害喜的,自己兴许就是胃口变好了。

张黎也听见了李乔的话,他看着月笙的肚子笑得更开心了,“乔哥儿说得可是真的?你没去医馆看看吗?”

“我近来确实是这样的,可是如他所说,我从没觉得恶心过,每日吃得多,饿得也快……”月笙说着说着也觉得自己好像确实有些反常,声音不自觉就低了,“应该不是吧?”

“上月去看诊时,我前边儿那位嫂子就是你这样的,想来也不是人人都会害喜的。”

“真,真的?”

张黎肯定地点点头,月笙摸着自己的肚子陷入了沉思。

李乔已经坐不住了,拉着月笙的胳膊站了起来,“哎呀,堂嫂,你快别想了,直接去医馆瞧瞧不就知道了。就算不是也不打紧,就当是检查身体了。不过我觉得肯定差不了。”

月笙还在迷迷糊糊的,就这么被李乔拉着到了前厅。

“堂哥,堂哥,你过来!”李乔叫过来和李思源说着话的李轻舟,“你别忙了,赶紧带着我堂嫂去医馆一趟吧。”

李轻舟一听要去医馆,又见月笙神思不属的模样,就有些急了,拉着月笙上上下下地看了好几遍,“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没有,是……”月笙起了个头,却不知道怎么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