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求你闭嘴 第56章

作者:幺迟 标签: 近代现代

  潘庆:人终有一死,或……

  押解官:嗯,你就是那轻于鸿毛的。

  潘庆:天聊死了!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押解官:我不和死人玩!

  潘庆:……算了我还是去领盒饭吧。

第40章 大人请小心!(七)

  虽然说一路凶险,然潘庆终是被带回了京城,如今就关押在刑部大牢中。当然,一干人犯都是如此,只是重点保护对象还是潘庆。对,就是重点保护。

  因为今上有旨,尽快审讯,再加上刑部也是知道如今潘庆身上牵扯的事情必然不简单。是以从潘庆被带回京城,铁孝祖接手了这些人犯,立刻整个刑部戒严。虽然今上的意思是次日提审潘庆,但是铁孝祖知道,有些事情拖不得。

  众人犯被带进刑部大牢的当日,铁孝祖就带人直接审讯了几个犯案的军需官。这些人倒是痛快,知道的东西都竹筒倒豆子似的全盘交代,根本不用人怎么审。铁孝祖虽然有些诧异,但是也知道大约是这一路上的刺杀让他们吓破了胆。反正不管是交代还是不交代,这事儿都已经犯下了。再说他们也就是个从犯,交代了还能够争取宽大处理,不然说不得就被灭口了。

  将这帮人交代的东西整理好,天也就亮了。铁孝祖协同刑部的侍郎等下属审讯了一晚上,却丝毫不觉得疲惫,反倒是有些兴奋。这案子越早审清楚,越早安心。

  是以等早上吃过了早饭,铁孝祖一行人就提审了潘庆。

  刑部大牢。

  众官员看着被压上来的潘庆,心情复杂。这潘庆原是康平七年的进士,虽然说仕途算不上一帆风顺,却也是逐步高升。自从五年前调任西北军需道,也算是一方大员了。原本唐家人镇守西北,他是没有机会做什么的。唐墨瀚今年一离开,估计他是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可是谁曾想只是刚伸了爪子就被剁了不说,还是连带着整个身子都被拖出来了。

  这一路上从西北到京城,走了足足一个月。身为阶下囚,潘庆不复当年的风采,整个人蓬头垢面、眼窝深陷。堂上特被今上指明来听审的唐墨瀚看着这人现在的样子,想起在西北的时候这位大人可是有名的生活精细,心中感慨。不过想到他所犯下的事儿,还真是同情不起来。

  同样的,旁听的延亲王看着这人,撇撇嘴没说话。今日主审的就是刑部的尚书铁孝祖。

  “犯官潘庆,康平七年任户部员外郎,十年迁西北军需道。十五年,事涉西北军需一案,有账册为证,牵头贪墨军饷,调换粮草、兵械等物资,涉案银达二百七十八万三千余两。潘庆,你有何话说?”铁孝祖看着跪在大牢审讯空地上的潘庆,道。

  潘庆冷呲了一声:“呵呵,你们既然都知道,我还交代什么?”

  “潘庆,军需一案非同小可,你这一路上经历的事儿不用我们说了吧?有人都要杀人灭口,你还替他藏着掖着?”刑部的一个侍郎开口。唐墨瀚看了他一眼。这人他有些印象,好像是潘庆同一年的进士,还算是有些同情心。

  潘庆挪了挪身子,抬头看了一眼:“这军需案当然是我犯下的,我认。”其他的,他就闭口不言。

  “你觉得就算是你不说,我们就找不到幕后的人了?”唐墨瀚目光沉沉的看了潘庆一眼:“本将记得,潘大人在西北呆了五年,大大小小也算是经历了十数场战役。便是时间久了没什么感触,之前的那场和吐火罗的大战,潘大人还记得吧?”

  听见这话,潘庆蓦地抬头,这才看见角落里说话的人,嗓音有些暗哑:“将军!”

  “原来潘大人还记得本将。大人在边关这么多年,应该是知道西北军的状况的。这么多年打交道下来,本将自认为并没有亏待过大人。更何况这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大人莫不是忘了西北军对大人的援手了?”唐墨瀚说到后来的时候,声音已经严厉。

  潘庆低头,肩头肉眼可见的在颤抖。过了良久,才声音嘶哑的回话:“罪臣不敢忘。当初是西北军的兄弟们冒死护送了罪臣一家子。若非当初将军带人来助,世上早就没有潘家了。”

  看着他这个样子,唐墨瀚冷呲一声:“原来大人还记得。既然记得还如此做,看来这恩将仇报四个字,什么时候都是存在的。”

  “将军!”潘庆扬起头,眼中是不容忽视的执拗:“潘某也是被逼无奈!潘某是被逼的啊!”

  “所以你就为了你的一家子,至西北二十万大军于不顾。”唐墨瀚冷笑:“若是你真觉得你是被逼的,事已至此,不妨说说是谁用了什么手段逼迫你。陛下仁慈,说不得给你个将功折罪的的机会。”

  潘庆梗住,之后神色灰败:“……我不能说。”

  “便是你不说,别人也是交代了。潘大人,不妨实话告诉你,你手下的那些下属倒都不是硬骨头。再说这一路上所见所闻,你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你现在交代了,陛下说不得宽大处理,便是保住你潘家的血脉也是有的。”旁边的那个侍郎开口劝道。

  潘庆听见他的话,眸子闪了闪,神色有一瞬间的软化,之后像是想起什么,再次变得无比坚定。

  唐墨瀚一直看着他的表情变化,看了潘庆的表现,心中有了一个猜测。

  潘庆这事儿做的,便是满门抄家问斩也是有的。家中男丁便是年龄小的,也会是没入奴籍。看他这样子,八成是幕后之人答应了他什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家里的子嗣送了出去。

  “军需一案既然证据确凿,我无可否认。”潘庆俯首:“便是我潘庆有负皇上圣恩,有负西北众将士的救命之恩,有负他们的期望。潘庆悔之晚矣,但求一死以偿己过。万望皇上开恩,饶罪臣一家老小。”

  延亲王听见这话倒是气笑了:“呦,你倒是想起你的一家老小了。姓潘的,在西北这么多年,你的脑子是让猪吃了?西北军需缺乏,众将士忍饥受冻将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不用本王说你也知道的吧?若是韩将军再好拿捏一点儿,今年再赶上突厥来犯,这仗要是败了,你这可是罪同通敌了!”

  听见这话,别说是潘庆,就是说在座的众官员也是冷汗津津。延亲王所言极是。虽然说今年吐火罗被灭,然而西北还有西突厥和大食国、吐蕃、吐谷浑虎视眈眈。西北军需缺少,必然会引发一系列后果。到时候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准。

  “潘庆,你觉得他答应你的事儿,会实现么?”看出了潘庆的动摇,唐墨瀚反问了他一句。

  这句话明显点中了潘庆的死穴,他忽然抬头看向唐墨瀚,因为猜测心中不安,嘴唇都有些哆嗦的问出口:“将军……将军这话是什么意思?”

  唐墨瀚如墨的眸子盯着他,便像是什么都知道了。潘庆等了良久,唐墨瀚开口:“你觉得一个在你都答应了他的条件的情况下,还在执意杀人灭口的,答应你的事情,他会做到么?”

  潘庆似乎是一瞬间想明白了,眼神终于灰败:“小宝……小宝……”完了!他当初怎么就灌了满脑袋的水,这都没想想!

  在座的众人交流了个眼神,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潘庆说什么都要咬牙扛下来所有的罪责,怕是和幕后之人做了交易。看来是关于潘家的血脉的事儿。

  潘庆犯了事儿,最轻的潘家三代无科举的可能。若是天子一怒,说不得潘家从此以后再也没了希望。可若是孩子送出去,改了户籍,就算不是顶着潘家的名,也确实是潘家的种,将来说不得还可以延续辉煌。这大约就是潘庆的信念。

  “潘庆,该交代的你还是交代了为好。若是来得及,说不得还能够就你说的小宝一命。”铁孝祖想通了其中的关节,直接开口诱供。

  这话直接戳中了潘庆心中的担忧,也勾起了他的一丝希望:“好,我说。但是你们得答应我,帮我找我们家小宝。”至于以后,他不奢望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把小宝平安的带回来……潘庆觉得,若是能,那就是天大的造化;若是不能,正好他临死前咬出那人,也算是给他们家小宝个交代。

  延亲王听见这话,眼睛一亮。等铁孝祖看过来询问他的意见的时候直接点了头。铁孝祖明了,便道:“好,这事儿本官就答应你。现在你可以说了吧?”

  潘庆也知道这事儿延亲王答应下来,必然会用心去办。这时候也没了顾忌,就一股脑的将事情交代了。听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在座的没有不惊讶的。

  这幕后的人,好深的心思,好巧的布局。

  却原来自从潘庆被调任西北军需道之后,便有人联系了他。这人不是别人,却是户部一个姓王的侍郎。这位王侍郎带着延亲王的信物来拉拢他,说自己是延亲王门下。延亲王的目的就是在西北布个局,顺便安插个眼线。碍于唐家,暂时并不用他做什么。王侍郎说了,延亲王许诺,等他在西北任上两任,就调他回京,直接入户部。

  潘庆不爱钱,但是他爱权啊。是以一番思虑,他也就同意了。反正就是做个眼线的事儿,他还是不介意的。

  可是谁知,今年唐墨瀚调职回京,韩将军接手了西北军。延亲王来信,说是让他做个手脚。其实这么多年,他也是动了不少的小心思,是以接到上边的示意,也就不顾忌的动了手。只是谁晓得这个动作有点儿大了。之后就是被韩将军捉拿,一道折子捅了上去。

  听见这话,别人还没怎么,延亲王倒是直接跳了脚:“胡说!本王什么时候让人收买你了?!”

  潘庆听见这话,反倒是笑出了声,只是笑声里有些悲凉:“是罪臣糊涂。只是那时候来找罪臣的王侍郎带来了一块玉佩,那个玉佩罪臣曾经在王爷身上见过,是以就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