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年 第46章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标签: 近代现代

“先前遗诏之事闹得沸沸扬扬,若是他们母子同时有什么不测,厚颜无耻如他们,也不得不掂量掂量。毕竟,”轩辕晦笑的讽刺,“邓演也好,邓翔也罢,都是想做王莽的人呐。”

这几日为免让旁人看出他提前知晓了消息,轩辕晦均是照常吃肉饮酒,并无任何异样。可赵诩竟在无意中抓到一次,轩辕晦正扣挖着自己的咽喉催吐……

赵诩当时只看了他一眼,默然地让小厨房给他做些养胃的羹汤。

连着半个月下来,轩辕晦早已是面色蜡黄,湛蓝眼中也满是灰败颓丧。

“他们总不会让母妃殉葬吧?”轩辕晦双目无神。

赵诩冷笑,“殉葬之恶俗,已在永嘉年间就被废除,我就不信邓党有这个胆子,只是若是做出个殉情的假象……”

轩辕晦用了汤水躺回榻上,用手捂住眼睛,“你说,父皇临终前在想什么?,可是在怪我无能?”

赵诩默然半晌,低声道,“过了今日,王爷可不能再这般颓唐了。”

“颓唐……”轩辕晦苦涩道,“旁人居丧,恨不得不吃不喝,日日泣血,而我呢?不谈见他老人家最后一面,就连扶灵守孝都是不能,先前还饮酒吃肉饮宴行乐,你说这世上可有比我更不忠不孝的儿子?”

知那已是轩辕晦心结,赵诩也不再多说什么,从袖中取出条紫檀念珠,轻轻为轩辕晦戴上。

“那颗终未找到,正巧之前先帝曾赏我一颗夜明珠,大小正合适,我便亲手用天蚕丝给你重新串了,你看可还合适?”

轩辕晦接过来,怔怔地看了半晌,伸出手来,“王妃帮我戴上吧。”

赵诩从未听着这两个字如此顺耳过,便坐在他旁边,将那念珠绕了三圈在他腕上。

一般的长度,如今竟已松松垮垮……

赵诩垂下眼眸,捏住他手腕,久不言语。

做了四年夫妻,两人早已默契于心,轩辕晦立时明白,此刻赵诩极不痛快。莫名,他心头也涌上几分委屈-----

难不成,为人子女,竟连为逝去父母难过都不成么?

这么想,他面色也阴沉下来,让一直在旁伺候的守宁心中一惊。

似乎是留意到他,赵诩淡淡吩咐,“退下吧。”

随着守宁如蒙大赦地退出去,阵阵难堪的寂静笼罩着他们。

赵诩放开他,退后两步,遥遥地看他。

轩辕晦皱眉,不明所以。

“日后,我该如何向你行礼呢?”

轩辕晦瞳孔放大,他不知赵诩到底近来在思虑什么,从年初起便心事重重,看来,这便是他们之间的症结了。

君臣分际,尊卑有别。

还是平辈论交,兄弟相称。

或者都不太对,兄弟何足以形容他们交情万一?

在他看来,他们之间,远比兄弟更亲近,比知交更熟稔,几可谓感天动地,荡气回肠了。

轩辕晦不无得意地想道,大被同眠又如何?刎颈之交又如何?高山流水又如何?

他们可是同卧一榻,同饮一杯,共开一府,共治一州的关系。

这么看,日后他们也理当同江山,共天下的。

他又怎可高坐殿前,让赵诩如旁人般匍匐在地,战战兢兢?

他不能,他不忍……

看了看赵诩阴沉面色,他不得不承认,他也不敢……

“拱手作揖?”轩辕晦试探道,见赵诩并不答话,恍然大悟,“你我何须那些虚礼,不必见礼了。”

见他如此小心翼翼,赵诩已然后悔了,不谈怀宗存在对于轩辕正统的意义,他毕竟是轩辕晦世上最亲之人,此时不去多加安慰,却为了自己这些小儿女的心思无理取闹,当真越活越回去了……

赵诩笑笑,快步走过去双手搂住轩辕晦,“听闻西域诸国中,有些便是这般行礼的。”

“一派胡言,”轩辕晦蹭蹭他颈项,顿时觉得方被撕裂,还血流不止的伤口,好似用了上好的金疮药,总有好转之期,“若人人相亲如你我,定然天下大同了。”

“所以呐,王爷便只对我这般见礼好了,对着旁人难免孟浪,”赵诩手指在他颈上轻抚,“日后呀,王爷便只在我面前笑,在我面前骂,在我面前哭,在我面前痛……”

轩辕晦刚欲反驳,又听他柔声道,“不,我只望有日,王爷再无苦痛、再无灾厄,每日都有笑不完的快事,乐不尽的喜事,那纵然不是对着我,我也心满意足。”

轩辕晦鼻头一酸,抓住他衣襟,“说的什么话……”

赵诩伸手捂住他眼睛,果不其然,手心一片濡湿。

“有我呢……”

他搂住轩辕晦轻轻颤动的肩,吻了吻自己的手背。

作者有话要说:  王爷要吐也就是想偷偷尽孝 不食荤腥另外王爷情商不是太高 还是个妻管严 大家不要嫌弃他

第46章

汾王的死讯传来时,轩辕晦未留下半滴泪。

兴许,他的泪已经流光了。

令人诧异的是,几日之内连失丈夫与独子的独孤贵妃,不仅在风云诡谲的后宫中活了下来,还能无比镇静地命白日社给轩辕晦捎话。

“今日血债,他日必将血偿,然不可急于一时。还望吾儿将养玉体,以待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