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首富绑定导演系统 第61章

作者:辉羽天 标签: 娱乐圈 爽文 近代现代

大家都爱看呀。

可是如果这么写,是美化了丫鬟的境遇?

但美化不好吗,这不是艺术化的一种方式吗,影视剧总是要些艺术的呀。有些观众们忍不住讨论起来。

以前,他们经常吐槽某些电影艺术化成分太高,太不现实,而看了《丫鬟》之后,他们的下意识反应跟之前截然相反,甚至有些人认为这实在越过了“影视作品”的界限,他们看完闭目就能想起牡丹被勒住脖子,拼命想说什么却什么声音都发不出来的画面。

那画面太可怕了,是一种令人浑身鸡皮疙瘩、毛骨悚然的可怕,他们看过那么多灵异恐怖片,还真没有这一幕这么吓人的。

虽然,他们只看了一遍,没记住太多细节,但现在回头一想,发现还有很多情节是他们完全没注意到的,大少爷为什么频繁换丫鬟、小少爷为什么任由牡丹出谋划策、主母为什么轻易就废了大少爷,那大宅中太多隐藏的故事,条理清楚地分布在各种细节中,你看一遍只看到了牡丹的故事线,其实其中还有交织着很多人物故事线。

很难在一部电影里塑造这么多人物,而都各具特色,看完之后各个人还能让你留下印象。这部电影内部的丰富程度超乎想象,真需要去细细品味,才能理清真正“完整”的故事。

鉴定官许久没有看到这种类型的电影,也被吓到不轻,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可她沉淀下来,细细思考,也就逐渐看明白了故事的隐喻。

“这还只是剧本……剧本之外的摄影、灯光、视觉、审美、音乐………都值得反复拉片分析,舟导把行业内最顶尖的人才都用上了,虽然我想说不愧是他,但真的……太厉害了。”

绝不只是背后有钱的等级,如果有钱就能拍出好片,三巨头早就霸占影视市场控制评价体系了,是非常犀利的眼光,还有对真正的内容的洞察!

有时候,再多的技术也比不上视界,知道什么是好东西,然后制作出好东西!

舟导是能够影响A区市场的人才啊!

鉴定官压不住心中的钦佩,因为这一部《丫鬟》,她实在挑不出什么缺点。她估计三巨头那帮吐槽的人也不知道从何下手,你心里想着要吐槽,点开《丫鬟》一看到牡丹最后的眼神,忽然就没了勇气。

奉命吐槽《丫鬟》的他们,有何丫鬟有什么区别,不,他们甚至更糟糕,丫鬟们还比他们好,她们有不堪受辱投井自尽的,有反抗嬷嬷被折磨但死不服气的,有拼尽智慧离开大宅的,尽管主线是阴暗的,伴随着众多美好的逐渐剥离,但丫鬟们……她们有自己的心灵,自己的理想追求。

“这部电影或许有借古讽今的意味吧,那大宅何不对应着我们的现实,饶是现在,也有依然跪着起不来的人,人性总是丰富、反复、变化,那座大宅其实也是现实啊。”

鉴定官刚看完就开了直播,顶着柠檬头一顿输出,弹幕网友纷纷倾述自己遭到了暴击,舟导太过分了,居然都不给他们作任何预警,他们还以为有前面两部的喜剧前段呢,结果开场雷击,他真的,我哭死。

一团网友抱头痛哭,心里压着一股劲不知道往哪儿使啊!

网友说:“这次的剧本真的太吓人了,你们注意到了吗,雪梅最开始,是被嬷嬷按在水缸里窒息折磨对不对,我想啊,这窒息正是一种隐喻啊!”

其他网友一听,立马又鸡皮疙瘩,他们今天多少次鸡皮疙瘩了啊。

“没错!要知道牡丹最后是怎么死的,也是窒息死的啊,她被三个丫鬟勒死了,但为什么是三个丫鬟呢,牡丹、雪梅、玲珑不正是三个人吗!那是她们自己啊,是“更反抗”的她们自己啊!”

鉴定官被这说法吓到了,同样一股窒息感卡在她的咽喉。

何谓“窒息”?它只是个人感受?不,这是大环境之下每个人的窒息,它们不断往下压迫,往死里压迫,越底层越窒息,最终造成了一个个血淋淋的悲剧。

“这绝对是故意设计出来的,这个设计太洞察太精准了!”

“不仅如此!你们注意到了吗,那三个丫鬟被抓到之后,她们又是怎么死的呢?吊死!也是窒息死!”

弹幕一下炸了,鉴定官的直播间转眼鸡飞狗跳,很多人真的要被麻了。

然而他们的解读还在继续。

“三个丫鬟起初想隐藏,后来隐藏不了就想跑,她们什么都不懂,以为跑出去就好了,结果也是死啊。大宅是个窒息地,外面不是吗?”

“她们作为反抗者,好像比牡丹她们更彻底,因为她们杀死了成为嬷嬷的牡丹,但是你们发现没有,剧本为什么要多此一笔交代她们后来的命运呢,留给我们一些想象不好吗,然而她们还是死了,这说明什么?”

“压迫不只在宅内,外面还有更可怕的东西!即使你成功反抗了某一层,迟早有更高一层来收拾你!”

《丫鬟》的结构过于真实,结尾叫人胆战心惊,那口枯井真不知道会成为多少人这几天的噩梦。

说实话,看完《丫鬟》他们起码一个月看不下古装古偶,甚至连历史剧看了都浑身难受。

这些年来,A区的文艺娱乐化走得太快,把很多严肃的东西也都娱乐化了,很多人不再关心史料史实上的历史,而是看视频看各种二三手衍生物了解历史,因此到处可见对某些历史人物的崇拜跪拜恨不得穿越跪舔甚至都形成了一种粉圈。

一些现实的、伦理的、道德的,在帝王世族等光辉之下,皆可有选择的抛弃,随后不顾一切地美化虚化,只看自己想看的。当然,这是一种阅读取向,倒也不好说什么。

“害,我们脑中的历史哪还是历史,自我中心的想象罢了。”

弹幕网友心中纠结,“看了《丫鬟》我好多以前喜欢的剧都不香了,要命,好难受啊。”

《丫鬟》给他们带来的不止是情节上的冲击,还有认知上的冲击,真叫一些网友浑身难受,不知道如何排解。

的确,接受总是需要时间的。毫无疑问地说,《丫鬟》并不是任何一种可能获得高票房的商业片,它甚至归不了文艺片的里头,因为它本身打破了通常意义上的“文艺”,非要说的话,现实向历史片?总之,它不像《豪替》、《此路茫茫》,有那么多流行元素,受各种自媒体传播的欢迎,谈它的人必然不会太多,换句话说,推广必然不会太大。

他们转头去看话题榜讨论榜还有电影下面的讨论区,果不其然,发现尽管享有之前的人气,但《丫鬟》必然会受市场冷遇,想要二刷三刷的人也不会太多,这并不是因为影片不好,而是正好相反,他们是看的第一遍太触目惊心,精神还没缓过来看第二遍。

“《丫鬟》,等我们几天,回头我们一定给你好好分析!”

与之相对的,常红归、蓝从心、白吉安、黄慧的电影更受市场欢迎一些,因为他们的电影总体上轻松向的,黄慧在他们之中评分和口碑最高,她的剧本很好,拍得也很细,尽管专业人都能看出来几个小演员演得很多瑕疵,但普通人大多看不懂演技,电影对他们来说最首要的是看个故事,然后?然后还有什么吗?当然音乐好听,人物形象好也是一方面,只是普通人大多不会看太多视觉分镜灯光之类的细节。

其次,黄慧影片最后的洪水救援桥段引起了一些普遍的共鸣,人们同情住在水库浅滩边的老人一家人,感叹他们的淳朴与美好,最后成功救援后的桥段更叫人泪眼模糊。

因此,各大平台都有大量自媒体在推荐《海边的小花》,其涉及的抚养话题也引人关注。

但是当天,黄慧在看完其他四部作品后,在《丫鬟》的片场上低下了头。

“我可赢不了这部作品。”

黄慧眼神复杂,精致的妆容在荧幕的白光下显得有些惨淡。

今夕何夕。

想当年,她也曾想拍出这样的电影,但是好不容易找编剧写好剧本,上哪问都没人投资,理由大同小异这种影片啊赚不了钱,亏本的东西你拍来作什么,有人看吗?你自己想想有没有会来看吧!

一次次的受挫,即使最后她自己想办法筹到了钱拍,公司那边也不满意,理由总是很丰富,最典型的是老板不喜欢这种调性的片,看了让人抑郁,那你这片播出有什么用,上映也不会有什么多少排场。

后来就被雪藏了。

资源也就这么多,他们还得对付其他巨头,哪里有精力推你这个完全不会有人看的东西。

没有票房,什么神作都是废物!

这是峰世美的一概主张。

而看到《丫鬟》,黄慧想起了自己真正想踏入影视这一行的初心。

很小的时候,她是个冷漠的人,别人看故事会哭会笑,她看了没有感觉,总是木着脸,也不怎么说话,亲戚来了不懂招待,被父母多次当着众人面前说过:“这是个冷血的孩子,就不见她主动关心过我们。”

冷血无情、不懂交际、木讷呆板,是她给别人的印象,她自己知道,有时候也故意地维持着别人的看法。她其实也不是想这样子,你看会说话的孩子多讨人喜欢,过年领的红包都可能比你大呢,她难道不想吗。

但是不行,体会情感也是一种能力,而她当时就是缺乏这种能力。没有的东西,怎么能强求呢,她仿佛也接受了自己的“人格”。

直到有一天,非常偶然的机会,她的老家并没有电影院,要过去很远的地方才能看电影,而她刚好吧,离家出走,路边看到一个电影的海报,抓了抓口袋里的钱,就买了电影票去看。

她并不知道那是什么电影,随手买了就去,其实是想找个地方待久一点。

她并不知道这部电影将来会对她产生何种的影响。

电影讲的是一个父亲寻找走丢的儿子的故事。

那天市集太拥挤,人流太汹涌。

男人分明抓紧了儿子的手,却被人流不断冲挤,他着急了,正要拼命冲过去,然而突然间有人穿过人群,头也不回地拽走了他的儿子。

这天是男人的噩梦。

男人失去儿子时的表情一瞬冲击了她。

让她忽地眼眶湿润。

那天之后,男人到处寻找儿子,什么都不要了,就要寻找他唯一的儿子,天南地北地,任何有可能的地方他去了,他找到一个个像他儿子的男孩,然而最后都不是他儿子。

一次次的希望。

一次次的失望。

男人困顿与崩溃填满了整个荧幕。

分分秒触动着她。

看完之后,她已经满脸泪水,她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自己这种冷血的人,也会突然间满眼泪水。

有时候人分明生活在真实之中,却未能看见真实,直到真实被截出来,放在对面,隔着一段距离,人才终于看见,啊,这就是真实啊。

这正是她一次感受到名为真实的冲击,也是她第一次感受到影视作品的能量。

那一瞬,她察觉到她有一种自然的情感力量在回归。所以电影的片尾还没结束,她就冲出了放映室,直往家里奔。

路上,她撞见了到处找她的妈妈,妈妈哭肿了双眼,说着我好怕你被拐走啊。她从没见妈妈哭得这么狼狈。她也哭了。什么都没说,母女两就抱在街上哭了。

黄慧也是自那之后,才逐渐了解电影,决定走进电影市场。

这样的她,在看了《丫鬟》后,果然还是控制不住泪腺,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画好的妆都白费了。

时代啊……她们本该活得更好。

分明也不是多大的奢望吧,只是想吃饱饭,正常地生存,却也不能实现。

稍微有点自我意识,就要被像掐灭火苗一样掐灭,丫鬟对他们来说就是物品,不允许任何自我意志的诞生,稍漂亮一点的会被女主人妒忌,可能红颜薄命,稍机灵一点的可能被其他丫鬟防备,在针对中一生委屈,要像牡丹那样走到高处,总是要牺牲很多东西。

“舟导啊,你把美好事物放在我们眼前,又将她们毁给我们看。真残忍啊。”

黄慧回想自己以往的作品还有未拍的剧本,有几个达到了《丫鬟》的力度呢。

没有。

她的《海边的小花》面对《丫鬟》是肉眼可见的失败。

相形见绌,根本没法比。

她为了迎合市场,美化了太多人性,虚化了太多细节,她将老人一家人拍得朴素坚韧,无论遭遇什么苦难,他们总有办法解决,最后的救援也是直升机成功找到了他们,然后管理局发现他们的生活情况,还积极援助,最后他们还是相亲相爱的生活在了一起。

这是通常的文艺创作方式吧,但是一旦聚焦,就知道这故事只能是故事。

网友说小演员演技不好,拉低了电影的评分,其实不是,是她给出的指导不够真实。

真实的情绪,都是能在任何人心里自然流露出来的情绪啊。

黄慧思考了很久,回过神时,发现放映室内还有很多人没走,有人抬着头,仿佛在强忍住眼泪,有人低头擦泪,身体还颤抖着。

真正看了《丫鬟》的人怎么不会触动呢。

牡丹的命运是太多人的命运,她发不出去的求救,是太多人发不出去的求救。

众人都被某种事物扼着咽喉。

最终的最终,杀死牡丹的是她自己,她肯定在三个小丫鬟身上看到了自己。

“所以,老牡丹眼里闪动着艳羡。”

她用一生治愈着雪梅之死。

她多么希望自己那时候站出来帮雪梅一起反抗嬷嬷。

她多么希望自己能有多一分勇气。

“她也是有机会可以叫出声的吧,但是她没有这么做,最终选择让小丫鬟勒死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