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霆 第104章

作者:雨虹 标签: 近代现代

最痛苦失意的时候,最茫然无助的时候,最失败孤独的时候,我选择了杨晓光,选择了SM,借以发泄我的所有情绪。

虽然不成功,但却帮助我在最艰难的时候体会了对霆最深切的爱。

让我明白了霆对我的作用和意义。

我爱上霆了,无法摆脱对他的思念,无法继续没有他存在的生活!终于,霆回来了……

见到杨晓光,我才明白我现在的幸福是如此甜蜜和真切。

从前那段日子,我不愿意想,也不敢再想。

现在我已经和那段黑暗的日子、冰冷的心情、残酷的经历诀别了。

霆就活生生的守在我的身边,牵着我的手,沐浴着温馨的幸福,享受着灿烂的心情,在这中国最繁华的街道上共同证明着我们的爱情。

我总忍不住要去看霆,欣赏着他每一次让我动魄销魂的凝眸对视,每一张幸福灿烂的笑容。

我细心体会着霆的美丽,感受着霆从手心里传递给我的温度和情谊。

看啊,这就是我的爱人,陪伴在我的身边!逛街,最平常的生活;逛街,最真实的生活;逛街,最享受的生活;逛街,最瑰丽的生活。

我们就这样用最敏感的触觉感受着,用最真实的灵魂体验着……

北京市百货大楼的主体结构还是五十年代初期的老建筑。

那种用水泥涂抹堆砌成的各种几何画面,还有象征人民新政权的巨大红色五角星,以及象牌楼一样仅仅起到展示作用的房顶矮花墙上树立的旗杆,都体现了那个年代建筑的鲜明特征,说起来也算是历史的遗迹呢。

但是它却保存得特别完整,甚至清洁粉刷得好象刚刚竣工时的样子,给看惯了金属架构、玻璃幕墙的现代都市人以特别强烈的视觉冲击。

好像一下子就把人带回到建国初期的社会环境中,让每个人都感染着那个年代的时代氛围和气息。

只有一点不同了,就是“北京市百货大楼”七个字的招牌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七个金光灿灿的大铜字。

让人们对那种甚为强烈的感官刺激有了个缓冲,是那个特定环境的氛围有些若即若离的飘忽无定了。

大楼前面有一块相对比较大的空旷场地,此时却铺上了大红地毯,搭建了一个不高的临时舞台。

听说是什么剧团还是乐队来此演出,为了庆祝深奥成功的义演吧?同时有很多充气式的巨大宣传物,把气氛烘托得很是热闹。

激情四溢的重金属音色构成的摇滚,从巨大的音箱中奔流而出。

沿着舞台的边缘,上面摆了一溜“串串红”,下面摆了一溜“一品红”。

都是红绿相间的色彩,炽盛而热烈。

搭建舞台的工作还在忙碌着,工作人员正在用天蓝色的天鹅绒给舞台的背景铺面,把立体刻绘的晚会名称粘贴上去。

演职人员在不厌其烦的检查线路,调试乐器和音量。

好奇的老百姓则热闹的在围观,就象是围观“下乡的剧团”。

百货大楼里面,早就是焕然一新。

成为了极富时代气息的现代化大商场,营造了特别舒适、祥和的购物环境。

往来其间选购商品的游客,竟至摩肩接踵。

新东安市场,在整条王府井步行街的最北端了。

是在原来东安市场的遗址上新建的。

这里实际上早在清朝末期就已经是仅次于天桥的商业繁华地带了。

此次重建之后,政府为了挽救和保存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特别在此安排了“老北京民间艺术、十三绝活”的表演,天天不同,场场更新。

吸引了很多游客。

最有意思的是,在新东安市场外面的街边空地上,还有很多十七八岁的小男孩儿们,在表演“滑板”、“街舞”等等特别流行的新项目。

这一新一旧、一内一外的两个场面,各自承袭了不同的文化影响,展现着不同的文化流派。

不觉让人耳目一新。

我和霆也伫立在人群当中驻足观看,待到精彩处,与周围人一起为之鼓掌喝彩。

看着霆跟周围人们快乐的样子,我才由衷的感觉到:“原来生活还有这么多动人的时刻,看来生活本来是可以更美好的。

我却没有抓住它、珍惜它!”

新东安市场西向的大门外,有一组铜质的街边雕塑。

很厚重的铜质,让游客可以直接触摸和感受。

这让“雕塑”这一概念,不再是高不可攀、神秘莫测的“艺术”,不再是长发披肩、衣衫褴褛的“艺术家”们不可理喻的玄妙诠解。

这组雕塑取材于晚清、民初时期“老东安市场”附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场景。

雕塑分为三个情境,第一个,是一位拉“黄包车”的人力车夫;第二个,是一个剃头挑子;第三个,是一摊街边卖唱的杂戏。

那人力车夫因为剧烈运动后很热,所以嘴巴张得很大,眉头拧在了一起,袖管、裤管都挽起很高,鞋很破旧,脖子上搭了条擦汗的毛巾。

他看上去很瘦弱,骨骼关节的结构隐然藏在皮下,血管筋脉清晰可见。

那剃头挑子也很有意思,铜脸盆、胰子刷、滚手巾、磨刀石一应俱全。

再看那剃头匠,表情异常严肃。

紧绷的表情,和深陷的鼻唇沟,勾、挑、推、拨的手法,加上那披着围布,静气凝神的顾客,实在让人刃俊不止。

上一篇:末世种田忙

下一篇:哪里不对